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预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预期yù qīожидние

期待

期待

虞 徯望 瞩望 相期 瞻迟 期盼
期待或思慕:翘然
表示期待和祝愿:盼祷
已到婚龄的女子期待成婚:摽梅有待
期待贤能:虚位
期待苏息:徯息
预先期待:预期
作同样的期待:等期
虚心期待:虚佇 虚宁
敬仰地期待:颙望
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悬悬而望
迫切期待:企待
殷切期待:倾伫 倾迟 拭目(~倾耳)翘注
殷切期待,如饥似渴:饥虚
期待殷切:举首戴目
期待的心情非常迫切:挖耳当招
期待的样子:引颈
仰望期待的样子:喁喁
(期望,等待:期待)

另见:期望 希望 出现 机会 使用 等人

☚ 期望   等待 ☛

预期Expectations

对经济变量未来值的信念或看法。经济当事人必须做出的决策中大多都涉及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经济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涉及有关对不确定的未来变量的预期。自20世纪30年代将“事前” 和 “事后”概念用于储蓄和投资而引入预期后,它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预期与事前概念有关,即它们表示对未来某件事的看法,这种看法的结果在事后可能实现了也可能没实现。预期的正确与否对均衡观念极为重要。如果决策是根据事后经证明不正确的预期做出的话,那么经济事件所达成的状态不可视为均衡状态。其理论研究主要有三个领域: 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行为预期。适应性预期假定人们能够根据以往的预期错误,不断修正自己对未来的预期,以使预期正确。其模型表示为:Pt+1e-t-1Pte=a (Pt-t-1Pte)。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且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其行为的结果必然和预期的结果相一致。其模型可表示为:t-1Pte=E (Pt|It-1),It-1是t-1期时所得到的信息集合。E(Pt|It-1) 是t期在t-1期信息集合条件下的期望值。行为预期以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为基础。它强调人际间接触和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的作用。就其性质而言,则被认为不如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严密。

预期

人们对经济变量未来变化的估计。预期早已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分析中,如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对投资收益率变动的预期、对股市行情变动的预期等。但对预期的种类以及各种预期的形成过程,在经济学中尚未有明确的说明。美国经济学家穆思(Muth, John F.,1930—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将以往使用的预期归为三类:静态预期、外推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同时首次提出理性预期概念。静态预期是指将某一经济变量现期的实际值直接作为其未来的估计值。比如,今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2%,那么对明年通货膨胀率的估计值也判定为2%。外推性预期是指对某一经济变量不仅依据其现期的实际值,而且依据其现期实际值对其上一期实际值的变动趋势,得出对其未来估计值的推断。比如,今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2%,去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5%,今年实际通货膨胀率比去年降低了3个百分点。那么,依据这些情况,对明年通货膨胀率的估计值可能判定为1%。适应性预期是指对某一经济变量不仅依据其现期的实际值,而且依据其现期的实际值与在上一期对其作出的本期的估计值之间的误差进行相应调整,得出对其未来估计值的推断。比如,今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2%,在去年时曾估计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今年实际通货膨胀率比原先估计的降低了2个百分点。那么,依据这些情况,对明年通货膨胀率的估计值判定为1.5%。以上三类预期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或资料,对未来作出估计。理性预期亦称“合理预期”,是指人们在搜集尽可能多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经济理论或经济数学模型,对经济变量的未来变化作出估计。具体说,理性预期包括三层含义:(1) 作出经济决策的主体是有理性的。他们的行为目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2) 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努力利用一切有关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对有关数据、资料的充分掌握。(3) 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穆思在分析中首次使用了理性预期概念,但在当时和后来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72年,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Lucas, Robert Emerson, 1937— )将理性预期概念引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宏观经济学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预期

预期Expectation

参与经济生活的人对经济变量在将来某一时期的数值作出的估计。这种估计要成为理性预期或合乎理性的预期,它必须至少满足三个要求: (1) 对某一经济变量的估计必须是该变量的数学期望值。大致说来,某一变量的数学期望值是对该变量的长期出现的数值的最精确的估计。(2) 在求出某一变量的数学期望值时,参与经济生活的人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因为,以经济变量的估计精确程度关系到人们自己的利益。对于行情的估计越精确,估计者所能从中得到的利益越大,而信息的利用效率越高,对行情的估计也必然会更加正确。因此,为了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一个合乎理性的人必然会以最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3) 上述所说的信息包括一切估计经济变量有关的有用的经济理论在内。关于哪些经济理论是有用的,哪些理论是无用的,理性预期学派并不能提出明确的界限。但是,对于已经被预测者所使用的理论而言,理性预期学派却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要求,即对一个变量的理性预期的数值必须与根据预测者所命名用的理论而推算出的同一变量的数值相等。然而,在根据某一经济理论、模型或公式对某一经济变量进行预测时,如果该变量的预期值作为一个变量或参数而进入该理论、模型或公式,那么,该变量的预期值的大小可以影响根据该理论、模型或公式而推算出来的同一变量的数值。在上述理性预期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说明,在长时期中平均说来最准确的预期是理性预期; 第二个条件表明,根据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而进行的预期是理性预期; 第三个条件的意思是,结果与预期者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或公式相一致的预期是理性预期。把这三个条件综合起来,所谓理性预期就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时期中平均说来为最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或公式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具有理性预期能力的人会充分利用一切信息来改正他们对事物的错误认识,他们虽偶然犯有认识上的错误,然而,在长时期中,人们所预期的将来情况和将来的实际情况不会具有系统性的和持续性的差距或错误。人们对将来的预期是相当准确的或逐渐接近于准确的。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相区别。适应性预期就是根据过去而预期将来的方法,即根据过去的资料而使用某种方式把过去资料综合起来以便求得对将来的预期的方法。这种适应性预期只有在将来的变动和过去保持大体上一致的情况下才能适用。除这种情况,适应性预期就不可能得到准确的结果。预期这个概念在西方经济学的许多方面都被加以应用。如在考虑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时,预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久将会上涨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生产者预期他们的商品价格将会上涨时,就会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量。

☚ 均衡价格   看不见的手 ☛
预期

预期expectations

对经济变量的未来值的信念或看法。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个人、企业和政府就对经济变量的未来进行预期。自本世纪30年代,引进应用于储蓄和投资的“事前”和“事后”的概念后,预期就变成一个重要的课题。预期之所以涉及到事前和事后的概念,是因为它可以归结为对未来事件或事件系列的看法,这些未来的事件或事件的系列看法,事后可能实现或可能不实现。预期的正确与否,对于均衡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按照以不正确的预期为基础的决策处理的经济事物而达到的状态,不可能是均衡的状态。

☚ 外生变量   适应性预期 ☛

预期

expecting;anticipat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