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预期收入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预期收入理论Anticipated-income Theory

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认为银行资产的运用应以未来收益,即预期收入为保证的理论。该理论最早出现于普鲁克诺的《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认为如果未来收益没有保证,即使是把银行资产运用于短期商业性贷款和可转让证券,也会造成经营风险;如果未来收益有保证,即使是期限较长的贷款和投资也可以接受。预期收入理论的特点是:
❶找到了运用资产的经济动因。该理论将银行资产与未来收益直接挂钩,为银行找到新的运营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❷促进了业务的开拓。该理论促进了银行贷款业务发展的多元化,使银行的经营范围不再受自偿性和可转让性的限制,开始进行中长期贷款和消费信贷等高盈利性的业务。
❸加强了银行地位。该理论使商业银行从只发放流动性贷款的生产经营局外人转变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融资的积极参与者,巩固了银行的地位,加强了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抗衡的力量。

预期收入理论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之一。商业银行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订的还款计划为基础。预期收入理论是美国学者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预期收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银行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商业贷款和易于出售的证券。一笔质量较高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而制订的还款计划为基础。这样,商业银行即使发放一些长期贷款,因为有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担保,也不致于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换言之,商业银行只要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安排放款的到期日,或采用分期偿还的方式,银行就能保持规律性的现金收入,维持较高的流动性。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除了发放短期贷款和易于转让的证券外,还可以对一些未来收入有保证的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由于该理论强调了银行贷款可以用借款人的未来收入分期偿还,因此,商业银行发放了许多以贷款后的投资项目收入分期偿还的贷款,如: 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房屋抵押贷款,消费者分期付款放款等,使银行的放款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预期收入理论为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银行资产经营的范围,可以不受资产期限和类型的限制,不必过多地考虑资产的可转让性,只要未来收入有保证,银行就可以经营。但这一理论也有其缺陷,把预期收入作为资产经营的标准,而预期收入的状况是由银行自己预测的,不可能完全精确。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届时并不一定具备偿还能力。因此,按照这一理论,并不能完全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expected income theory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之一。商业银行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订的还款计划为基础。预期收入理论是美国学者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预期收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银行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商业贷款和易于出售的证券。一笔质量较高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而制订的还款计划为基础。这样,商业银行即使发放一些长期贷款,因为有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担保,也不致于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换言之,商业银行只要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安排放款的到期日,或采用分期偿还的方式,银行就能保持规律性的现金收入,维持较高的流动性。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除了发放短期贷款和易于转让的证券外,还可以对一些未来收入有保证的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由于该理论强调了银行贷款可以用借款人的未来收入分期偿还,因此,商业银行发放了许多以贷款后的投资项目收入分期偿还的贷款,如: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房屋抵押贷款,消费者分期付款放款等,使银行的放款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预期收入理论为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银行资产经营的范围,可以不受资产期限和类型的限制,不必过多地考虑资产的可转让性,只要未来收入有保证,银行就可以经营。但这一理论也有其缺陷,把预期收入作为资产经营的标准,而预期收入的状况是由银行自己预测的,不可能完全精确。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届时并不一定具备偿还能力。因此,按照这一理论,并不能完全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 资产转移理论   金融中介机构理论 ☛
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theory of income expectation

商业银行贷款理论之一。1949年,赫伯特·V·普罗克诺(Herbert V.Prochnow)首先提出“贷款流动性的预期收益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稳定的贷款必须有适当的归还日期表,这个日期表以借款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收入为依据。这一理论与先前的贷款理论是一致的,但是增加了宽广度,“真实票据论”认为银行应满足工商业的借款需要,“转换论”则认为如果银行的投资是高质量的,那么贷款期限并不影响其安全性,而“预期收入理论”则认为稳定的贷款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归还期限与贷款的证券担保基础之上,只要未来的收入预期有保障,通过分期偿还的形式,长期项目贷款和消费信贷都会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反之如果未来收入没有保障,即使短期贷款也有偿还不了的风险。这一理论意味着银行资产可以不受期限和类型的影响,可以不考虑资产的自偿性和转换性,只要强调预期收入就够了。很显然,该理论把资产经管完全建立在主观预测的基础上,缺乏可靠性,而且债务人财务状况的恶化、利率波动均会使得银行资产风险加大。

☚ 可转换性理论   资产管理 ☛
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认为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可以作为衡量偿还贷款能力标志的理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不一定要求贷款均是短期的,关键在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贷款并不能自动清偿,贷款的清偿依赖于借款者同第三者发生交易时获得的收入,即借者未来的收益是还款的来源。而借者的未来收入是可以预期的,如果借款人预期收入稳妥可靠,银行可以提供各种贷款。银行完全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的可靠与否和可靠程度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各国由于推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商业银行的贷款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不仅发放短期生产性贷款,而且发放消费贷款、抵押贷款和企业中期贷款。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在40年代末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产生了预期收入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商业性贷款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它的继续和发展。它为银行满足借款者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提供了依据,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银行由简单的中介人向万能的垄断者的转化,银行由过去只介入企业生产到控制再生产的所有环节。在实践中,这一理论对资产流动性有所忽视,按预期收入发放贷款,由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承担较大的贷款风险。

☚ 转移论   资产管理理论 ☛
000025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