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带牛佩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带牛佩犊 带牛佩犊参见“卖剑买牛”。石麟《贺新凉·寿处州刘守》:“计旧带牛佩犊。便合早,秣驺脂毂。” ☚ 带砺山河 带围宽 ☛ 带牛佩犊借指持带刀剑。宋苏轼《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诗: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争斗 争斗斗(斗争;斗怒;斗杀;斗辩;角斗;料斗;赌斗;哄斗) 阋 赌战 另见:相争 争执 争竞 吵架 殴打 格斗 ︱和解 ☚ 争斗 因何争斗 ☛ 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诱使持刀剑反抗的农民放下武器回家务农。后泛指弃武归农。佩:带。犊:小牛。汉代班固《汉书·龚遂传》: “上以为渤海太守……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带牛佩犊dài niú pèi dú犊:小牛。比喻改为从事农业。change one’s profession to do farm work, turn into farm work 带牛佩犊汉宣帝时,渤海郡连年灾荒,盗贼并起。经丞相、御史等推荐,山阳南平阳人龚遂做了渤海太守,当时已经七十多岁。 带牛佩犊dàiniú-pèidú《汉书·龚遂传》:“上以为渤海太守……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犊:小牛。佩:佩带。后以“带牛佩犊”形容人不务本业,持刀弄剑。又形容官吏施政有方,劝说持刀剑反抗的农民弃武务农。 带牛佩犊dài niú pèi dú佩带着牛和犊。汉宣帝时,渤海各郡闹饥荒,农民纷纷造反,龚遂被任为太守后,即安抚百姓,劝带持刀剑造反的农民,卖掉刀剑去买牛买犊,说:“为什么要在身上佩带着牛和犊呢?”最终使农民放下兵器从事农业生产了。见《汉书·龚遂传》。后因比喻改业归农。 13R3【带牛佩犊】dài niú péi dú指劝民弃武务农。佩:带。犊:小牛。 带牛佩犊dàiniú-pèidú〔并列〕 劝民弃武归农。《汉书·龚遂传》记载:汉宣帝时,渤海地方荒年。迫于饥寒,很多人拿着刀剑行劫。龚遂做渤海太守,劝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从事耕种,说:“何为~?” 带牛佩犊dài niú pèi dú《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 ‘何谓带牛佩犊!’”把带刀佩剑改为带牛佩犊。指去武归农,去甲归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