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帕累托最优状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帕累托最优状态Pareto Optimum

具有以下性质的资源配置状态,即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人受益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受到损害。这一概念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并由此而得名。人们通常也把能使至少一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资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已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福利经济学的许多内容都与研究如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有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的条件一般也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可分为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产品组合的最优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是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的消费者均相等;生产的最优条件是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场合均相等;产品组合的最优条件要求任何两种产品的生产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西方学者认为,在一些经典的假定下(例如生产过程不是规模收益递增的,不存在外部影响等等),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其概念虽然在理论分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它的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害的资源配置的变化。事实上,几乎任何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变化都会具有这种性质。但按照帕累托最佳状态的标准,人们无法对这种变化是增进还是减少了社会福利做出判断。因此,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概念对于制订和实施实际的经济政策来说,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帕累托最优状态

这样一种状况,如果生产和交换情形改变了,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使得有些人的境况变得好些,而其他人的境况变得坏些,那就不能说整个社会福利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只有在一定收入分配的条件下,生产和交换情形的改变使得有些人境况变得好些,而其他人并没因此而变得更坏些,社会福利才能说是增加。
这种状况也就是交换最优条件和生产最优条件的结合。如图所示,FC是社会转换曲线,线上各点表示在一定的偏好、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按照一定边际生产成本,x、y两种产品的结合对社会各个生产者都是适合的。L1、L2、L3是社会无差异曲线,每一条线上各点对社会各个消费者都给予同等程度的满足。社会转换曲线FC与社会无差异曲线L3不相交也不相切,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满足社会各个消费者要求的产品组合方式,与适合于社会各个生产者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不一致。只有通过降低社会各个消费者对满足程度的要求,即必须把社会无差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才能使整个社会的交换和生产都达到最优状态。L1与FC线相交于S、T两点,表明社会各个生产者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所达到的最大产量,还要以满足社会各个消费者的更大程度的要求。只有在社会转换曲线FC与L2相切之点P上,整个社会的交换和生产才都达到了最优状态。在这一点上,边际社会替代率等于边际社会转换率,等于价格比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帕累托最优条件。这个词因菲尔弗雷多·帕累托而得名,他首先给社会最佳条件下了定义,由此可作为评断经济的标准。它是福利经济学的一块基石
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

亦称“帕累托最适度”或“帕累托最优境界”。一种静止的、均衡的、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最有利的状态。这一概念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所提出,他认为,如果经济社会处于最优境界,则表明经济最有效率、消费者得到的满足最大,任何稍微离开这一状态的变动都不会使每个成员的福利增加。帕累托指出,那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满足增加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满足减少的变动所导致的状态不属于最优状态,实现最优状态的前提条件是完全的自由竞争。据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长期均衡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这时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超额利润不存在,消费者得到的满足最大。其它如交换最优条件、生产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最优条件的结合点,也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 转移支付   机会均等 ☛
000005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