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切茶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切茶机tea cutting machine制茶机械之一, 用于茶叶精制中的切细作业。毛茶通过切茶机, 可将长的切短, 粗的切细, 梗叶分离。切茶机可分两类, 一类为辊式切茶机, 有滚切机、齿切机和螺旋切茶机等;另一类为圆片切茶机。20世纪初, 台湾省精制茶厂已开始使用切茶机。20世纪30年代, 上海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的茶厂相继使用, 50年代起茶厂的切细作业都配有切茶机。 图1 6CGQ-92型滚切机 齿切机 又称齿辊切茶机。红、绿茶精制过程中筛分后的粗大茶叶,抖头茶、撩头茶以及已经通过滚筒切茶机切过几次的茶叶均需再通过齿切机切细。本机由齿辊(辊筒)、齿刀(齿板)、进茶斗、传动装置和齿刀保险装置等零部件组成(图2)。齿辊上的棱齿在径向和轴向均呈三角形,棱齿与齿刀相啮合, 距离一般为6~8毫米, 二者的间隙可在0~1.8毫米左右范围内调节。进茶斗装在齿辊上方, 茶叶经进茶斗落于齿辊和齿刀之间, 随着齿辊转动, 大于齿辊与齿刀距离的茶叶便被切断, 齿刀一端安有平衡铁块和弹簧, 作业过程中若落入坚硬夹杂物, 齿刀能自动跳起, 齿刀与齿辊的距离增大, 使杂物通过, 在弹簧作用下, 齿刀又自动复位。本机的技术参数因型号不同, 齿辊转速100~400转/分不等, 消耗功率为0.6~0.8千瓦左右, 产量为120~300千克/台时。本机工作时对付切的茶叶含水率有一定要求,含水率8%左右时作业质量最好, 含水率高的茶叶不易切断, 含水率过低的茶叶易产生粉末。主要型号有浙茶精661型、6CCQ-110型、6CCQ-10型等。 图2 661型齿辊切茶机 螺旋切茶机 用于红、绿茶精制加工中的碎细作业。主要型号有浙茶精680型等(图3)。由于滚筒上绕有多头螺旋切茶, 所切断的茶叶和茶梗的长度不等,因而便于在筛分作业中清除茶梗, 螺旋切茶机有双辊和单辊两种机型: 双辊螺旋切茶机, 滚筒直径为125毫米,长度为540毫米, 辊筒上螺旋有20头和16头两种, 螺旋角为25°, 两辊转向均为右旋, 调节距离在0.25~6毫米范围内, 主辊转速500转/分, 两辊间传动比约为2, 由于两辊有速度差, 所以茶叶经过两辊之间产生搓切作用, 而达到保梗切茶的作用, 该机配用功率为1.1千瓦电机, 产量为450千克/台时。单辊螺旋切茶机, 滚筒直径为18厘米, 长约58厘米, 辊筒上设有2头或4头左螺旋, 辊筒与外壳的间隙为30毫米, 工作转速为400转/分, 配用功率为3千瓦, 主要用来处理拣头, 使拣头中夹杂的茶叶经过滚轧处理后取出茶叶, 亦可处理筋片, 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圆片切茶机 用于粗硬茶头的切碎作业。圆片切茶机由进茶斗、刀片、调节装置、传动和机座等部分组成。本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动刀片和定刀片, 动刀片安装在飞轮上, 与飞轮一起联接在横轴的外端; 定刀片与动刀片对称安装在机座侧面的壳体内, 刀片上的切齿成段分布, 齿的断面呈三角形, 内圈齿的尺寸大而数量少, 外圈齿的尺寸小而数量多, 将茶叶投入茶斗, 流向定刀片的中心孔口处, 因动刀片以每分钟400转的速度带动茶叶旋转的离心力, 使茶叶自动向四周推动, 当茶叶流到两刀片的刀齿之间时, 粗大的个体逐次被剖细。机器上配有定、活刀片间距调节装置, 由调节手轮, 摆动杠杆, 平衡弹簧盒等组成, 以适应不同茶头的切细要求, 摆动杠杆的支点设在机架上, 调节手轮一端为作力点,平衡弹簧一端为阻力点,在调节手轮使杠杆上下移动时, 支点下的摆杆随着左右摆动, 驱动横轴上的套筒推动横轴、飞轮和动刀片作相应的移动, 达到调节刀距的目的。调节方法是松开或旋紧调节手轮, 如要调小刀距, 就先松开调节手轮到所需要的位置, 然后调紧镇紧螺母, 固定调好的刀距; 如增大刀距时, 则与上述方法相反, 圆片切茶机所需动力, 在动、定刀片外径为415与420毫米时,为2~3千瓦, 产量为300~400千克/台时。 图3 680型螺旋切茶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