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市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市租shì zū市赋,贸易税。刘禹锡《武陵观火诗》:下令蠲里布,指期轻市租。 旧时的一种税名 旧时的一种税名捐(捐税;租~;国~;杂~;苛~) 籍 ☚ 税种 赋税 ☛ 市租shì zū货物的税款。《晏子春秋·杂》:“使吏致千金与~~,请以奉宾客。” 市租 市租古代商业政策。凡是长期固定在市里营业,利用官府设置的房屋店铺或空地货场的商人,都要向政府交纳租税。租税和按交易额一定比例征收的交易税,统称市租或市税。临淄为齐都时市租达千金(千万钱)。 ☚ 白兔商标 市集 ☛ 市租 市租或称 “市税”、“市调”。汉魏南北朝时的市场税。各都邑设市, 屋宇店肆由官府设置, 市官管理, 凡经营交换业于市内者皆入市籍, 并纳租税, 称 “市税” 。东晋时杜夷隐居教授, 遇王敦之乱, 刺史刘陶即命庐江郡县以市租供其家人食用。南朝宋武帝刘裕曾下诏 “市税繁苦”可减降。宋文帝时 “市调”烦刻, 诏令依法减少。南齐豫章王萧嶷为荆州刺史, 因 “市税重滥”更定“格”。北朝自北魏明帝孝昌二年(526)以后有市税。东西魏、北齐武平六年(575)前无市税, 六年后亦有关市、舟车、山泽、盐铁、店肆税。北周宣帝后有市门税(入门税)。参见 “㮧格” 条。 ☚ 田禄 关津税 ☛ 市租 市租或称“市税”、“市调”、“市门税”。汉魏南北朝时的市场税。各都邑设市,屋宇店肆由官府设置,市官管理,凡经营交换业于市内者,皆入市籍,并纳租税,称“市税”。入市税亦称“市门税”。向商人入市贩购货物征的税。始行于北魏明帝孝昌二年(526年),“税入市者人一钱”。北周闵帝初除市门税。及宣帝即位,复兴入市之税,每人1钱。隋文帝受禅,除入市之税。南北朝时期,市场正式商税以外的杂税称为“市调”。市调名目繁多,如入市税、庐廛税等。南朝宋文帝时因市调烦刻,诏令依法减少。《南齐书》 中有“禁诸市调及苗籍”的记载。 ☚ 关津税 市调 ☛ 市租汉代市场商贾上交的营业税,按其出售货物得款多少来计算征收。此外,有市籍者还要定期交租(类似后代的营业执照税)。政府的有关法令名为《租铢律》。西汉时市租属少府主管,为皇帝的私人收入。诸侯国中的市租归诸侯王享用。东汉时郡县市租改属大司农,入于国库。其后历代承袭,或叫市税,税率轻重不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