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累
巴累(Paré,A. 1510~1590),十六世纪法国外科医师。生于法国马耶纳州(Mayenne)的拉伐尔(Laval),出身微贱,父为侍者或理发师,兄和姐夫是理髮匠外科医生。早年在他兄长手下当学徒,1532(或1533)年去巴黎,在神惠病院(Hôtel Dieu hospital)当了三年外科学徒。巴累生活在一个战乱年代,学成后成为一名军医,1536年随法兰西斯一世出征,1541年归来成为巴黎外科医师的正式会员,1552年又随军出征,被任命为亨利二世的御医,1554年被吸收为圣康姆(st,Cosmas)学院的会员,1559年定居巴黎,任查理九世御医,1563年擢升为皇家首席外科医师和侍从官。巴累历任法国四代皇帝御医,长期从事军队外科工作,使他获得丰富的外科知识和技能。巴累重视观察与经验,不盲从书本和权威;对患者有强烈的责任心,竭尽全力为之解除痛苦。他深信人体的自然痊愈力,他的著名格言:“我为之敷裹,上帝施汝治愈。”他深知解剖知识的重要,并将新知识应用于外科,使外科摆脱了中世纪的落后状态,从而提高了外科医师的地位。
巴累在医学上的贡献有以下四项:
(1)铳创疗法的改革:十四世纪初,中国火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开始应用火炮火枪,这给外科学带来一个处理枪铳火药伤的新问题,意大利外科医师维高(Vigo,G,da 1460~1525)提出铳创有毒说,认为化脓是排除毒物的必要反应。为了解除创伤的毒性,主张用赤热的烙铁烧灼或用沸油冲洗,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烧灼和沸油冲洗本身又会造成严重的烧伤。1537年巴累参加吐灵(Turin)战役,一次因沸油不敷应用,就用鸡蛋黄、蔷薇油、松节油的混合油膏涂敷在病人伤口上,次日观察,发现这组病员睡眠良好,伤口没有发炎肿胀;用沸油冲洗的伤员,身体发热,伤口肿胀剧痛。从此,巴累抛弃了错误处理方法。1545年发表《铳创疗法》,总结了他处理铳创的经验,否定铳创有毒说,认为铳创与通常的挫创无异,主张采用简单的创伤处理法。
(2)血管结扎法的推广和截肢术的改进:中世纪以来,外科医师一般应用烧灼、压迫和捆扎法止血。公元前亚历山大的医家曾经应用过结扎止血法,罗马的盖仑、塞尔萨斯也记载过此法,与巴累同时代的医家也曾经使用此法,但结扎止血法赢得世人重视并在外科学中获得推广,应归功于巴累。巴累于1552年为一个下肢被炮弹炸碎的伤员首次应用结扎止血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结扎止血法的推行,使截肢手术得以改进。1564年巴累发表《外科学教程》(Dix Livres de la Chirurgie),内中有结扎止血法专论。
(3)胎儿回转术的推广与应用: 胎儿回转术古代医家已经采用,但此法被中世纪医家所遗忘,巴累是近代首先恢复和重新发明此术的医家,故被世人尊为近代产科学的奠基者。
(4)假肢、义眼的倡议: 巴累在他的全集中提出许多复杂的外科器械及整形仪器,其中有人造四肢、带有齿轮的关节及义眼等,虽然巴累未能实现他的倡议,但是他所描绘的图画,丰富和推动了后世整形外科的进步。
此外,巴累是欧洲第一个记述大腿骨颈部骨折的学者,他曾简化和改良兔唇和狼咽手术,介绍过鼻成形术、气管切开术、前列腺切除术、骨折及脱臼整复术、疝气修补术、阴道截除子宫术以及脱肠带的应用。巴累曾论述过头部外伤及穿颅术的适应证。发现排尿困难与前列腺肥大有关。他又描述了鼠疫、天花、麻疹、麻风等传染病,猜测梅毒是动脉瘤的原因。曾介绍一氧化碳中毒,蛇咬伤的处理法,描述了痛风的症状。对于牙科也有许多新的倡议,介绍了许多牙粉和牙膏; 描写了吸引和切开牙齿脓肿的工具;应用软木和铅来充填牙齿的空腔;采用骨或象牙制造人工齿; 用金线或银线来固定牙齿。巴累另有尸体检验报告,成为欧洲法医学最早的文献。
巴累不谙拉丁文和希腊文,这给授予巴累学位造成了困难,因保守派的反对,他没有能进入索尔本(Sorbonne)学院。由于他的著作是用法语写成的,即使他的成就能为当时不懂拉丁文的外科医师所吸收。1575年《巴累全集》(Oeuvres)于巴黎出版,这是一册945页的巨著,汇集了巴累一生的科学成果。他生前十五年内共发行四版,不久即译成欧洲各国文字,对十六、十七世纪的外科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