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gōng yè gé mìng指产业革命。1911年梁启超《收回干线铁路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一切事业皆垄断于少数资本家之手。”1932年浦江清《清华园日记》(上):“欧洲之工业革命只增加人类之痛苦,未丝毫增加快乐。” 工业革命gōng yè gé mìngпром шленная революция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gongye geming亦称“产业革命”。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17世纪到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又为机器大工业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利润而广泛地采用新技术,使工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产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首先是从纺织业开始;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在19世纪,法、德、美、日等国也相继完成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形成了两大鲜明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工人更紧张地劳动,成为机器的附属物。 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美国式道路 新技术革命 ☛ 工业革命参见“产业革命”条。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代替手工业作坊的历史过程。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17世纪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工匠先后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多轴走锭精纺机等纺纱新机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得纺纱不再分散在农户家庭内进行。集中大量工人进行生产的纺纱工厂沿着河道纷纷建立起来。不久,瓦特(Watt, James, 1736—1819)发明的蒸汽机为工业提供了全新的动力,织布、冶铁、采煤等方面的新机器、新技术也相继出现,大大推动了英国工矿业的发展,而且使得英国工业人口逐渐集中于城市,工厂制度完全确立起来。蒸汽的利用和机器的推广,又促成了轮船和火车的诞生,促进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上最先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变成了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逐步建立了强大的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到182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已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此后曾长期占据世界工业生产的垄断地位。工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英国的对外竞争能力,其工业品大量输出国外,成为“世界工厂”,同时也占据了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18、19世纪,西方先后发生了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德国、俄国等则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革。革命和改革为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政治条件。在19世纪,美、法、德、俄等国先后利用英国的技术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本国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很快在这些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开展工业革命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在西方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利用这一强大的生产力,在世界各地到处扩张。工业革命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强权扩张和文明示范等多种方式,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现代技术发达的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发生过工业革命。17世纪到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发展扫清了道路。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广泛采用新技术。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于英国,首先从纺织工业开始,出现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精纺机和动力机等四大发明,纺织工业的技术发生了根本变革。80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工业革命得到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同时,也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使工人更紧张地劳动,并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但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内部的基本矛盾。 ☚ 工业经济学 工业品比价 ☛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也称为 “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过程。这个词源于法国,阿诺德·汤因比及其1884年的 《关于工业革命的讲演》 一文的发表,使这个词流行了起来。 传统上所指的工业革命是指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发生的时间是从1760~1830年,以纺织机、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采用为标志。其历史过程大致为: 16~18世纪期间,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为建立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和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扩大了它的国外市场,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纺织工业的发展。18世纪纺织机的发明和不断改造,使劳动效率几倍几十倍地提高,从而带动了许多技术革新和机器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在纺织业技术发展的同时,英国的炼铁业技术也出现了重大发明,产量迅速增长,纺织、冶金、煤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三大产业支柱。18世纪后期,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动了一切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它使机器生产得以摆脱人力和其他自然力的限制,使生产能力得以有革命性的跃进发展的技术,也是工厂制度得以确立的一项重要发明。英国工业革命的最后一个重要步骤是用机器生产机器,从19世纪30年代起,机器生产使用的金属加工机械陆续发明和制造出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纵观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 冶金新技术的发明是材料上的革命; 三者在时间上属于同一个时代,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的革命,而且也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得以确立。 今天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已经不仅仅是指英国工业革命,而是广义地指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重点也不是简单地描述其过程,而是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目的在于指导那些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尽快走上和完成工业化过程。如W·W·罗斯托 (W.W. Rostow) 在深入研究了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以后,认为工业革命必须具备四个重大的起着支配作用的条件: (1) 生产的投资率从占国民收入的5%以下增加到10%; (2) 工业中出现一个或多个主导部门; (3) 生产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吸收了牛顿以来的科学所蕴藏的力量(从而使发明和创新十分活跃); (4) 政治的、社会的和文化习俗的结构必须适当。在这些条件下,经济才可能起飞,进入持续增长。诺斯(North)认为工业革命是创新率的一种加速。现在,在分析工业革命成功的条件时,人们尤为强调制度(包括文化传统) 的作用。 ☚ 市场中介组织 新技术革命 ☛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以新技术代替原来技术引起整个工业部门的生产、产品和管理的变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历史阶段。习惯上,人们把蒸汽机开始应用于工业为标志引起的工业部门变革叫工业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是从英国纺织机械一系列发明开始的。在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称第二次浪潮为工业革命。(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革命)。第三次浪潮是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宇航工程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群组成的“朝阳工业”和“夕阳工业”改造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它将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而走向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也称为新工业革命或新技术革命。 ☚ 三C革命 夕阳工业 ☛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革命。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发端于英国,首先从纺织工业开始。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精纺机和动力织机的问世和蒸汽机的发明与采用,使纺织工业的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同时,蒸汽动力的使用使纺织工业的技术变革带动和促进了化学、采掘、冶金、机械制造以及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到19世纪30—40年代,整个工业领域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到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至此,英国工业革命宣告完成。继英国之后,法国、德国、美国也相继发生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开端,它使近代机器大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内部的基本矛盾。自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以机器和机器体系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来,有人认为其后又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即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关于近代世界是否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的问题,在理论界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待于继续加以探讨。 ☚ 工业现代化 工业危机 ☛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于西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