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

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

宋。纸本。纵27厘米,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苏轼(宋景祐四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直史馆。神宗朝王安石主政,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忤安石,贬为杭州通判,旋改黄州团练付使。苏轼筑室东坡,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因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立,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以七品服入侍,迁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元祐四年(公元1090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元祐六年(公元1092年)召为吏部尚书,迁兵部尚书兼侍读,寻迁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绍圣初年贬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贬琼州别驾,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后蒙大赦,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卒于常州。高宗时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博学多才,他在文学艺术上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雄视百代,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工诗词,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工画花鸟,论画不以形似,但求意趣,为文人画的开拓者之一。书法师唐徐浩、颜真卿、李邕,上溯二王,隐密深厚,姿态横生,自成一格,位列“宋四家”之榜首。自己对书法的评价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宋苏辙《栾城后集》云: “(兄子瞻)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元郭界《苏轼书离骚九辨卷跋》云:“东坡先生中年爱用宣城诸葛丰鸡毛笔,故字画稍加肥壮,晚岁自儋州回,挟大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如怒龙喷浪、奇鬼搏人,书家不可及也。”元倪瓒《云林集》云: “(东坡草书)纵横斜直,虽率意而成,无不如意。深赏识其妙者,惟涪翁一人。圆活遒媚,或似颜鲁公,或似徐季海,盖其才德文章溢而为此,故絪缊郁勃之气映日奕奕耳。若陆柬之、孙虔礼、周越、王著,非不善书,置之颜鲁公、杨少师、苏文忠公之列,如神巫之见壶丘子矣。”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云:“东坡笔力雄放,逸气横霄,胡肥而不俗。要知坡公文章气节事事皆为第一流,余事作书,便有俯视一切之概,动于天然而不自知。”著有《东坡集》、《后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易传》、《论语说》、《书傅》,名迹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洞庭中山二醪赋》,书论有《论书》、《评书》、《辨法帖》、《论唐六家书》。《宋史》卷三三八有传。谢民师,名举廉,江西新淦人,工诗,与其父谢懋、叔谢歧、弟谢世充同为元丰八年进士,时称“四谢”。他在广东上任间,与被贬岭南的苏轼偶遇,后便常有书信往来,讨论诗词文章。此书是苏轼于元符三年冬十一月遇赦北归,途经广东清远峡山寺时所写,内容是与谢民师谈他对文学创作中如何形象、艺术地反映“道”这个问题的看法。时苏轼65岁,帖后有明娄坚补阙文并题记。又有明陈继儒、董其昌、冯铨、吴云、顾文彬等题跋。此书气贯如虹,略带斜势的行气,给人一种斜中取正的感觉。真、行相间的字体,凝重之中可见妩媚之处,沉着中有飞动之笔,处处流露出平淡天真的意趣。墨色淋漓,厚重丰腴,笔墨间透出超尘脱俗之气。

☚ 释高闲草书千字文   苏轼行楷书祭黄几道文卷 ☛
000018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