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Àn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❶其据《后汉书·张奂传》注云:“西羌姓。” ❷一“云: 当是东岸之后。以名以氏。”东岸,《中国姓氏大全》称其为“古人”; 《姓氏词典》称“系东汉(人)”,不置其可。 岸àn❶水邊高起之地。張衡《冢賦》:“下有直渠,上有平岸。” ❷臺階。《文選》張衡《西京賦》:“襄岸夷涂,修路陖險。” 岸 《说文》:“岸,水厓而高者。”岸,水边高地。《诗·卫风·氓》:“淇则有岸,则有泮。” 通“犴” an 〔例一〕 《诗·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朱熹《集传》:“岸,亦狱也。韩诗作‘犴’。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岸通“犴”,监狱。《说文》、《荀子·宥坐》注、《汉书·刑法志》引《诗》均作“犴”。陈奂《传疏》:“岸为犴之假借。” 〔例二〕 杨万里《诚斋集·与张严州敬夫书》:“某初至,见岸狱充盈,而府库虚耗自若也。”岸狱,犴狱。岸通“犴”。 岸,疑母、元部;犴,疑母、元部。疑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岸 岸àn❶江河湖海水边的陆地。《卫风·氓》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毛《传》:“泮,陂也。”郑《笺》:“泮,读为畔。畔,涯也。言淇与隰皆有厓岸以自拱持。”《小雅·十月之交》三章: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毛《传》:“高岸二句,言易位也。”郑《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 ❷诉讼。《小雅·小宛》五章:“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毛《传》:“岸,讼也。”王先谦《集疏》: “乡亭之系曰犴(àn),朝廷曰狱。《周礼》: ‘凡万民有罪离于法者,役诸司空,令平易道路也。”《大雅·皇矣》五章:“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郑《笺》:“畔援,犹拔扈也。诞,大。登,成。岸,讼也。天语文王曰: ‘女无如是拔扈者妄出兵也,无如是贪羡者侵入土地也。欲广大美德者,当先平狱讼,正曲直也。” ☚ 黾勉 岩 ☛ 岸读音·an(ˋ),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五旰切,去,翰韵。 ❶河岸、海岸的统称。 ❷雄伟;高大。 ❸高傲;严正不阿。 ❹通“犴”。牢狱;特指乡间牢狱。朱熹注:“岸,亦狱也。” 上一条: 匼 下一条: 㟁 岸〔an〕 zheud ub. 岸ㄢˋàn三3391①名用泥土、石块筑起的作分界或拦水的埂子;地名的标记。⑴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地》:「甬地名有以~称者,如周家~,祝家~。」⑵闽语。福建厦门〖 〗。田~‖涂~土埂。②名河堤。⑴吴语。江苏启东吕四〖 〗。老坎脚有条老~。江苏吴江、常州、丹阳童家桥。浙江嘉兴、永康。⑵闽语。福建厦门〖 〗、仙游〖 〗。③名像埂子一样的东西。闽语。福建厦门〖 〗。齿~齿龈‖门~门槛。④名地方。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古・释地》:「甬呼彼方曰『该~』,此方曰『唐~』。」⑤动门窗、抽屉等不关密而稍露缝儿。徽语。安徽歙县〖 〗。你出去的时候把门~着点就行了。⑥后缀,表示复数,大致相当于「们」。西南官话。湖南桃源〖 〗。您~‖学生~。   岸an❶高大。同义合成词:“伟岸”、“傲岸”。成语:“道貌岸然”。《汉书·江充传》:“充为人魁~,容貌甚壮。”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词:“莫笑老翁犹气~。”(犹:仍然。) ❷[岸帻(ze)]:把帻(一种头巾)掀起,露额,以示洒脱。《晋书·谢奕传》:“~~笑咏,无异常日。”(笑咏:谈笑吟咏。无异常日: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岸*㟁àn❶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 △ 河~|湖~。 ❷姓。 ★对岸 口岸 沿岸 岸❶江、河、湖、海等水域边缘的陆地:~标︱江~︱河~︱海~︱堤~︱口~︱涯~︱对~︱此~︱彼~︱沿~︱拢~︱靠~︱登~︱起~︱隔~观火︱回头是~。 ❷高大;严峻:伟~︱傲~︱魁~︱道貌~然。 岸àn❶ 江、河、湖、海等水边高起的陆地:岸边|两岸。 ❷ 姓。 岸àn水边的陆地。 【词汇】河岸︱海岸︱靠岸︱两岸 【组词】惊涛拍岸 【例句】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 青蛙听见了,从池塘里跳上岸。 【近义】边︱沿 岸(1次) 崖岸。上高岩之峭~兮《章·悲》 岸àn水边的高地,即堤岸。《悲回风》:“上高岩之峭岸兮。” 岸àn靠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高地。比喻高位。《诗·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毛传:“岸,高位也。”孔颖达疏:“岸是高地,故以喻高位。” 岸an岸边 岸标1 岸钓 岸炮 岸然 傲岸 崩岸 彼岸 驳岸此岸 堤岸 对岸 海岸 护岸 江岸 靠岸 口岸 两岸 起岸 伟岸 沿岸 海岸线 护岸林 道貌岸然 回头是岸 惊涛拍岸 岸an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江~|河~|~上有一棵树|游到河对~|冲上~。 岸àn堤岸: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三·52)只见迎面忽有一带水池,只有七八尺宽,石头砌~。(四一·950) 岸訟也。《詩經·大雅·皇矣》: “無然歆羡,誕先登於岸。” 鄭玄箋: “岸,訟也。”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專獄 > 犴 > 岸 岸 àn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基階部 > 階砌 > 岸 岸 àn 宫殿之臺階。《文選·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修路峻險。”吕向注:“岸,殿階也。言殿階之上,塗路甚平而長,然升者謂之危。”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涯渚 > 岸 岸 àn 亦作“屵”。指水陸交接處的高地。《詩·衛風·氓》:“淇則不岸,隰則有泮。”《爾雅·釋丘》:“望厓洒而高,岸。”郭璞注:“厓,水邊;洒,謂深也。視厓峻而水深者曰岸。”《說文·屵部》:“岸,水厓而高者。”朱駿聲通訓定聲:“假借爲屵。”清·王連瑛《隋堤行》:“丈人試看堤邊柳,兩岸蕭蕭秃似帚。” 岸àn清代四川成都药材茶叶行谓数目五。参“音、色、春、水、岸、芸、里、池、千”条。 岸岸àn〖名词〗 河岸(5)。《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两岸几百步内,中间没有一棵杂树。《吊古战场文》:尸填巨港之岸。——尸体堆积在大河两岸。《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岸边的芷草和沙洲上的兰花,气味浓郁,生长茂盛。 岸àn❶ 水边高地,河岸。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❷ 边际。苏轼《灵上访道人不遇》:“花光红满栏,草色绿无~。” ❸ 高,高大。《汉书·江充传》:“充为人魁~,容貌甚壮。” ❹ 高傲。《文心雕龙·序志》:“傲~泉石,咀嚼文义。” 岸 ☚ 滩 山 ☛ 岸*anB0B6 ❶江、河、湖、海等大面积水域与陆地相接的地方:堤~/海~/口~(港口)。 ❷高大:伟~(身材高大)/~然(严正高傲的样子)。 岸 岸岸(沿~;湖~;海~) 沿(沟~)津 涯(津涯) 皋 磡头 岸边:崖(崖涘;崖澨) 山崖临水的岸:隒 险 崖岸 岩岸 水边,崖岸:沜 曲折的崖岸:盘岸 高峻的崖岸:邃岸 陡峭的岸:绝岸 倾斜的岸:斜岸 偏岸 弯曲的岸:埼 弯曲的石岸:石圻 草木葱茂的曲岸:青圻 水边高岸:涯岸 津岸 津涘 津壖 背阳的水岸:阴岸 (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岸)
另见:低地 水位 水边 水边地 ☚ 岸 河岸 ☛
高大 高大杰(杰大) 尨 骏 岸(伟~) 崇(~山;崇大;崇峻;~高;嵩崇) 倬(~立) 巍(巍昂;巍奕;巍峨;巍崇) 崔 褒 葆(葆大)魋颀大 颀硕 穹峻 嵩峻 高壮高密 高名 豪王 森拱 曾闳 凭隆 隆厚 隐阿 魁颀 岿嵬 嵚崟 登闳 岩岩(泰山~) 磊磊 树木、建筑物等高大繁密:干云蔽日 干云遏日 干霄蔽日 蔽日干云 山和建筑物等十分高大:摩天碍日 高峻,高大:高严 坚固高大:坚壮 结实高大:敦硕 宽敞高大:轩峻 深邃高大:阴崇 雄伟高大:雄巍 很高大:孔阜 高大的样子:轮(轮菌) 闶 駊(駊騀)魏(魏魏) 巍巍 巍然 高巍 峨巍 倬尔 言言 訚訚 崇崇 崔崔 磈砢 尨然 魁然 磊嵬 崔嵬 嵬崫 嵬嶷 窿穹 穹隆 穹窿 穹嶐 冯隆 奕奕 砐硪 景员 阆阆 高大独立的样子:岿然 峨然,高大的样子:义然 高而广大的样子:魁恢 高大矗立的样子:岿巍 (又高又大:高大)
另见:︱矮小 ☚ 胀大 宏大 ☛
☚ 河段 岸 ☛ 岸㟁àn五旰切,去翰。 ❶水岸,山崖。《诗·卫风·氓》:“淇则有~,隰则有泮。” ❷际涯,边际。苏轼《灵上访道人不遇》:“花光红满栏,草色绿无~。” ❸严峻,高傲。《聊斋志异·成仙》:“黄巾氅服,~然道貌。” ❹魁梧,高大。见“伟岸”。 岸𡶜àn❶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如:江岸,海岸,堤岸。 ❷高大,如:傲岸,岸然。 岸[㟁]ànⅠ (水边的陆地) bank;shore;coast:海 ~ coast;seashore; 江 ~ the bank of a river;a river bank; 上 ~ go ashore; 海浪拍 ~。 The sea washes the shore. Ⅱ [书] ❶ (高大) lofty;tall and big ❷ (高傲) proud:傲 ~ haughty ◆岸壁 bulkhead wall;quaywall; 岸吊 shore crane; 岸柳成行 Neat rows of willows line the shore.; 岸然道貌 assume the appearance of a man of integrity;be sanctimonious;pose as a person of high morals;with sanctified airs 岸àn ❷隔岸观火
❸道貌岸然
❹回头是岸|依船就岸
岸 篆àn[山(高,意符)+厂(像岸形,聲意符)+干(聲符)→岸(《説文》:“岸,水厓而高者。從屵,干聲。”岸,濱臨江、湖、河、海的陸〈高〉地。面向江河下游,在左爲左岸,在右爲右岸。因其高於水面,引申爲高大、高傲〈傲岸、道貌岸然〉。)] 《詩經·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淇水雖寬終有岸,濕地廣袤豈無邊。) [唐] 李白《望天門山》:“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岸 àn(8画)
  *岸〔悢〕àn8画 山部 (1) 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 ~标|~边|海~|河~。 (2) 〈书〉 高大: 伟~。 (3) 〈书〉 高傲;严肃: 傲~|道貌~然。 岸 ☚ 屵部 崖 ☛ 岸㟁àn上古形声字。从屵(è),干声。《说文》说厈指岸高。屵,《说文》厈字,即籀文厂,故岸、屵应为一字,不过又增声旁干(参考《说文诂林》引清代毛际盛《说文解字述谊》)。屵与岸古音声母相同,韵母主要元音同,韵尾带鼻音与不带鼻音相通(“阴阳对转”)。岸指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高地。 岸★常◎常
àn形声,从山,厈(àn)声,本义为水边高起之地,引申为高大雄伟、高傲。 【辨析】 岸/涯 见479页“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