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时纂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时纂要

 《四时纂要》是 一部重要的月令式农书。唐末韩鄂编。它广泛集中了农业和农家副业的生产知识,以及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知识,以各月内应做的事项形式列出。原书早已散失。1960年,在日本发现了明万历十八年(1590)朝鲜重刻的 《四时纂要》,1961年由山本书店影印出版。近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史研究室缪启愉又据此进行整理为《四时纂要校释》。影印本卷首有作者 “自序”,但没有韩鄂的署名;卷末有北宋至道二年(996)刻本的题记和朝鲜重刻本的“跋”。宋真宗时(998 —1022),宋政府曾决定将 《纂要》与 《齐民要术》二书一并校刻,颁发给各地的劝农官。至道二年的私人刻本比官刻本要早20多年。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知桂阳监(今湖南桂阳)张运重刻流播于年间。元代 《农桑辑要》,差不多全部选录了 《纂要》本身所特有的资料;《种艺必用》更给它作了大量的传播。
 韩鄂,《新唐书》卷73《宰相世系表》上列有这个名字,而没有任何事迹记载,为唐玄宗时宰相韩休之兄偲的玄孙。又在《宰相世系表》上另有一个韩锷,是韩休之弟倩的玄孙,与韩鄂同祖又同辈。《新唐书·艺文志》和宋人书目均题《四时纂要》和另一部书《岁华纪丽》 为韩鄂撰。因此,农史研究者大都主张从 《新唐书》为“韩鄂撰”。《纂要》“十月”四十五杂事条中有“可买驴马京中”的记载,说明韩鄂家居之地离长安不远。唐中期以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庄田盛行。官员和一般富人都有大量田庄。当时即使是小田庄主生活也较优裕,正如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所说: “种桑百余树,种黍(酿酒米)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韩鄂家当为田庄主,不然,没有厚实的经济条件,他就不可能如自序所言“编(遍)阅农书,搜罗杂识”,“撮诸家之术数”而编撰出 《四时纂要》。
 顾名思意,《四时纂要》是纂集各书,分四时按月记载各项事宜的书。其资料来源,农业和牧畜方面主要采自 《齐民要术》; 加工利用,采自 《齐民要术》的也不少;药用植物大概主要来自唐王旻《山居要术》;人、兽医方剂方面则杂采自各种医疗验方,主要来自东汉张机,唐孙思邈、王焘等人的方书;此外,占验、禳镇方面,则采自大量迷信书籍中。属于韩鄂自己的经验体会不多,仅酿造酱醋和家传验方方面有一些实录,自序说:“试必成之醯醢,家传立效之方书。”《四时纂要》中也有少数资料是在传抄过程中由后人掺杂进去的,如《三月》中的“种木绵法”,有的研究者认为它不见于任何前此的古农书,而后于 《四时纂要》的 《农桑辑要》和《种艺必用》等书也都没有收录,说明元时所见《四时纂要》还没有这一条,就很可能为后人所加。
 《四时纂要》全书4.2万余字。12个月共列应做事项698条,其中占候、择吉、禳镇等348条,几乎占一半。所余350条,如将每月的“杂事”也按各事的性质分类,大致又可析为481条。这481条可分为6大类:1. 农业生产245条,包括粮食、油料、纤维作物、蔬菜、染料作物和采制染料、蚕桑、果树、竹木、茶、牧养、兽医方剂、养鱼、养蜂等。2. 农副产品加工和制造91条,包括沤麻、动植物纤维织造和染色、酿造、制饧、乳制品、油脂加工、淀粉加工、动物胶、食物腌藏和贮藏。3.医药卫生70条,包括药用植物栽培和收集、药剂、药物保藏、润肤和装饰等。4. 器物修造和保管37条,包括生产工具、武器、油衣及漆器、皮毛衣物、书画、笔墨及日用杂器、修葺墙屋。5. 商业经营和高利贷33条,包括农副产品买卖和高利贷。6.教育文化等5条,包括学文化、学方术、学武术,以及赈济。显然,重点在前3类。
 农业生产是《四时纂要》的主体,包括农、林、牧、副、渔,并体现出以粮食蔬菜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传统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记述,较前代发展进步的有果树嫁接,合接大葫芦,苜蓿和麦的混种,茶苗和枲麻、黍穄的套种,种生姜,种葱以及兽医方剂等。种木绵法,种薯蓣、种菌子和养蜂法都是最早的记载。农副产品的加工制造,记述丰富多样,尤其在酿造方面有不少创新。如最早介绍利用麦麸制“麸豉”,价廉,且可节约粮食。制酱,突破了以前的先制麦曲,然后下曲拌豆的分次作法,把麦豆合并一起制干酱醅,并两道程序为一道。又将咸豆豉的液汁加以煎熬作灭菌处理后,贮藏以作调味品,为现代酱油的滥觞。药酒、果子酒、冲水调吃“干酒”的酿制,品种多而具有特色。对各种植物淀粉的提制,从谷物扩展到藕、莲、芡、荸荠、薯蓣、葛、百合、茯苓、泽泻、蒺藜等;而自果实至球茎、鳞茎、块根、块茎、菌核等,无不利用。医药卫生方面,最突出的是采录了很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成为现存农书的最早记载。
 《四时纂要》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缺点,即占候、择吉、禳镇等迷信内容所占份量很大。这与唐代密宗(佛教之一支)巫术和道教的流行有关;另外,本书文字摘录过简,而致有时含混不清,或间有失原意之处,但去芜存精,仍不失为一部有相当价值的农书。首先,它综录的资料,门类多、简要实用,颇为以后留心农事者所重视。其次,《纂要》的体裁与东汉的《四民月令》一样以时令为纲,收录的有关生产和生活项目,《四民月令》 几乎没有具体生产技术的记述,而 《纂要》却对之作了具体介绍。再就是《纂要》填补了自《齐民要术》至《陈旉农书》之间相隔6个世纪的空档;对唐和五代的历史与社会经济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四时纂要》Essential Farm Activities inAll Four Seasons

唐末叙述农事活动的月令类农书,内容涉及农家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属于通书性的农业文献。
著者韩鄂,生平及其著书年代均无史料可据。多数学者认为他是唐末至五代初年的人。成书年代大致在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四时纂要》的内容主要摘引前人的著述,其中尤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为最多。作者在《自序》中说:“手试必成之醯醢,家传立效之方书。”表明也包含作者自己的心得。
全书约有4.3万余字,分为五卷。按月依次编排了天文、占候、禳镇、食忌、祭祀、种植、修造、牧养、杂事、愆忒(天气异常引起的灾祸)等资料。可归纳七个方面: ❶农业技术。内容占全书的一半以上,是本书的主体。其中尤以大田作物和蔬菜所占比重最大。畜牧、兽医、果树、蚕桑、渔业等处于从属地位。有些农业技术已较前代有显著的发展,例如葡萄藤穿过枣树靠接法、紫花苜蓿与麦混种法,以及茶树、棉花、菌子、薯蓣等栽培技术和人工养蜂均属首次记载。其中“种木棉法”一条有后人混入的嫌疑。
❷农副产品贮藏加工。这一类约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内容包括织造、染色、酿酒、制酱和饴糖、乳品、油脂、淀粉、动物胶等的加工以及食品的腌藏等。其中酿酒、制酱、制淀粉的技术均较前代有较大的发展。
❸医药卫生。包括药用植物的栽培、采收、药物贮藏、民间验方以及润肤品和装饰品的制备等等。其中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是首次记载。
❹器物修造。包括工具、武器、油衣、漆器、墙屋及其他日用杂器的修造和贵重衣物的保藏。
❺买卖和租贷。包括农副产品买卖、租种土地和雇用工人等等。
❻文化教育。包括文化、武术、方术的授受和书画、笔墨等文化用品的保藏。
❼天象、占候、禳镇、食忌。这部分中虽然也有某些内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大部分都属封建迷信。
《四时纂要》除大量摘引前人文献外,作者所收录的资料有不少是历代农书中的首次记载,填补了从6世纪初的《齐民要术》到12世纪的陈旉《农书》之间的空白,保存了不少现已散失的资料,确是研究唐和五代农业生产技术史、社会经济史和民间习俗史的重要文献。
《四时纂要》原已失传,1960年日本人山本敬太郎发现了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的朝鲜刻本。这个刻本是以宋太宗至道二年(996)杭州刻本为祖本的重刊本。1961年由东京山本书店影印(见图)。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缪启愉据山本书店影印本的校释本,题为《四时纂要校释》。这是迄今较便于利用的一种。1982年日本安田学园出版了渡部武的《四时纂要译注稿》。


据朝鲜刻本影印本
《四时纂要》书影


《四时纂要》Sishi Zuanyao

中国古代按月令记述农事的著作。作者韩鄂,唐末五代初(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人,生平不详。全书共五卷,按春、夏、秋、冬逐月分编。每月记述该月节气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如正月包括立春、雨水两个节气,列出了嫁树、种藕、治薤畦、耕地、锄麦、垅瓜地、种冬瓜、种葵、接树、秧薤等一、二十项农事活动,各项活动下还列有较详细的技术方法。本书反映了华北地区的节气和农事活动,从农业气象角度来看,《四时纂要》反映了唐、五代这个历史时期,在华北温暖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上引种棉花等喜温作物的成果;但书中占卜、禁忌之类迷信的内容较多。原书已散佚。60年代在日本发现了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的朝鲜刻本,是根据公元996年北宋时的版本刻印的。现有缪启愉整理的《四时纂要校释》。

《四时纂要》Essential Farm Practices in Four Seasons

唐代农书。韩鄂撰。为9世纪末至10世纪初之间的作品,全书五卷,有4.3万余字。宋、元间失传,1960年在日本发现明万历十八年(1590)朝鲜的重刊本,随即影印出版。全书分12个月,按月列举应做的各种事宜,是一部月令体裁的农家杂录。全书有698条,其中占候、禳镇等迷信部分几占一半,其余一半中以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技术为主体,其他为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医药卫生、器物修造保管、商业经营、教育文化等。其内容主要采自前人著作,保存了不少今已散佚的资料。《齐民要术》以后的五六百年中,没有农书流传下来,它填补了这时期中古农书的空白。

《四时纂要》

中国唐代农业专著。作者韩鄂,于9世纪末至10世纪初成书。全书约4.3万字。按春、夏、秋、冬12个月记述农事活动。全书共5卷,春令2卷,夏、秋、冬令各1卷。该书共699条,除去有迷信色彩的事条外,其余事条可分5类,即农业生产,加工业,制造业,货殖经营和医药卫生。这是6世纪至12世纪中最重要的一部农书。该书宋、元年间失传,1960年在日本发现明万历十八年(1590)朝鲜的重刊版,并翻译出版。1961年和1981年由日本和中国分别影印出版。

四时纂要

114 四时纂要

唐代韩鄂撰。约写成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世纪初。本书按春、夏、秋、冬四季的岁时习俗和农事编辑,分月叙述,是一部月令式的农家杂录。所涉及的地区大约在渭河和黄河下游一带。本书主要是采录各种书籍编纂而成的。全书共698条,讲农业生产的245条,内容包括粮食、油料、纤维作物、蔬菜、染料作物及染料采制、蚕桑、竹子、茶等。占候、择吉、禳镇等资料达348条。书中有关酿造酱醋和家传验方等内容,是经作者验证了才写进书中的。

☚ 齐民要术   陈旉农书 ☛
四时纂要

四时纂要

农书。五卷。韩鄂(生卒年不详)编撰。一作韩谔,唐末或五代初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自序称:“余是以编阅农书,披罹杂诀。”所采有《氾胜之书》、崔寔《四民月令》、贾思勰《齐民要术》、韦行规《韦氏月录》及《山居要术》、《保生目录》、《地利经》等各种农杂之书。作者又谓:“加以占八节之风云,卜五谷之贵贱,于试必成之䤈醢,家传立效之方书,至于相马、医牛、饭鸡彘,既资博识,岂可弃遗?”因而纂集各书,分为四时,逐月记载应做农事及各项事宜,“事出千门,编成五卷”,取名《四时纂要》。
此书所载,包括农业生产、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药用植物、医药卫生、兽医方剂、器物修造和保管、商业经营、学文练武,以及与日常农事、生活相关的占候、择吉、禳镇等内容,共六百九十八条。书中所记关于农事及其具体技术措施颇详,近于农家历性质。其中农业技术部分,除杂采各书外,主要引自《齐民要术》,但文字有所改动,分别记述了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和副业等,其中所载种木棉法,是我国古书中关于植棉的最早记录。此书可以说是自《齐民要术》以来讲农家生产最重要的农书。在载述农事生产的同时,还大量记载了占候、择吉、禳镇等民间迷信民俗,计有三百四十八条,几乎占全书之半,因而此书又具有农书载俗的特点。这既是因为它们多与农事生产和日常生活起居、建房、出行、婚嫁、丧葬等密切相关,也因作者认为“秦焚《诗》、《书》,欲愚黔首,唯种树之法,卜筮之文,得以幸免”(《四时纂要》自序),故为贤愚共守之道,所以书中“撮诸家之术数”,作了载录。它把民俗、迷信放在各月的开头,较多的是农业占候,计有天道占(修造与出行)、晦朔占、岁首杂占、月内杂占、立春杂占、占月影、占云气、占风、占雷、占雨、占六子、占八谷万物,以及元日占、上会日占、上元日占、月内占吉凶地、黄道占、黑道占等等。又记载了各类忌日和吉日,如每月的忌子日(为狼籍)、巳日(为天则)、亥日(为河魁),规定不可为百事,尤忌嫁娶、埋葬之事,造房架屋的吉日则为甲子、乙丑、丙子、戊寅、辛巳、丁亥、癸巳等时日。占风法指出:立夏日,东南风来,谓之巽风,其年丰而民安;乾来,年凶人饥,灾霜,麦不刈;离来,夏旱、木焦;坎来,大水,鱼行人道;坤来,万物妖伤;艮来,泉涌出而地动,人疫;兑来,人不安;震来,雷电非时击物。八方来风,只有巽风即东南风才吉,其余皆凶。书中关于这些占候,每月都有记载。虽说此书具有浓厚的迷信民俗成分,但由于它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流行于民间下层的禁忌、占候等习俗,反映了唐以前风俗的重要侧面,因此在民俗学上仍有重要的价值。
初刊于北宋至道二年(996),欧阳修所撰《新唐书·艺文志》载有韩鄂撰《四时纂要》五卷。但它在我国早佚,此后诸家书录均不见著录此书。1960年日本发现朝鲜1590年重刻本,才整理问世,于1961年由日本山本书店影印出版。1981年中华书局据此影印本进行整理校释,出版了《四时纂要校释》本。

☚ 耒耜经   洛阳牡丹记 ☛

四时纂要sì shí zuǎn yào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1)。农书名。唐末五代之际韩鄂撰。书初刊于北宋至道2年,5卷,689条。仿《月令》体例,分四时按月举农家应做事宜。内容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及农副业加工制造、医药卫生、器物制造与保管,商业经营与高利贷、教育与文化以及占候、择吉、禳镇等。有些为最早的记载。为后世已有若干窜入和漏刻。

四时纂要

《四时纂要》

中国古代的 一部农书。唐末或五代初期韩鄂 (一作韩谔) 撰,仿《礼记·月令》体例,逐月列举应做的主要农事,对农村居民的生产活动及后世农家历的编纂很有影响。全书分5卷。其中农业技术部分,主要引自 《齐民要术》、但有增益。对于粮食作物、蔬菜、果木、油料作物的种植技术记述较详,并有茶与雄麻、黍穄间作和人工培育食用菌及植棉的最早记载。

☚ 平赋书   富国策 ☛

四时纂要

农书名。唐末五代人韩鄂撰。月令式的农家杂录。六百九十八条,材料主要来自《齐民要术》、《山居要术》以及东汉以来的各种方书。包括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卫生及药物栽培、器物修造和保管,商业经营和高利贷,文化教育以及占候、择吉、禳灾等各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唐和五代农业技术史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此书在国内早已亡佚,直到1960年才在日本发现了明万历十八年(1590)由朝鲜重刻的版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