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屈赋人民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屈赋人民性 屈赋人民性从汉代以始,楚辞研究者就都已注意到屈赋同民间的关系。今人更注意研究它同人民和民族的关系,亦即作品的人民性问题。其中有四种代表性观点:一、闻一多称屈原为人民诗人,他著有《人民的诗人——屈原》一文,从屈原的身份、屈原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屈原的行义等与人民结合的关系,论证“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即屈原从贵族转到了“广大人民群中”;他的作品“是人民的艺术形式和民歌”;作品内容“喊出了水深火热中人民的愤怒和呼声”;“屈原的行义唤醒了人民”,所以“屈原是与人民结合着的。”二、郭沫若称屈原为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屈原考》和《屈原研究》等文,从屈原热爱人民的情感与他作品的关系、屈原诗歌形式发展于民间歌谣体、屈原的诗歌创作卷起了一次文学革命、屈原的作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学而又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学和民族文学等方面,论述屈原“不但是中国最伟大的一位诗人,而且是最伟大的一位民族诗人。”三、游国恩的《屈原》等著作,从楚辞“与楚国民间文学的关系”、“与楚国社会习俗的关系”、“与楚国山川地理、自然景物”描写的关系、“与楚国语言和方音的关系”,论述了楚辞的人民性和“屈原作品集中表现了楚国人民的思想感情。”故称屈原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诗人。四、姜亮夫则从更高的学术层次和更深的学术内涵探讨屈原作品的人民性,他的《楚辞今绎讲录》和《楚辞学论文集》,从屈原作品继承、发展和影响后世文学的关系,论述它成为“中国南方的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从屈原的个性和艺术构思的关系所形式的“公式”,论述其作品同国家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从楚辞的民族性论述它保存楚文化、楚的风习民俗、楚的语言和楚辞的修辞方法等内涵,从而“形成中国民族之爱国爱民之风概者”。 ☚ 屈赋篇数 屈原绝笔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