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需商品
适应少数民族人民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特殊需要的各种商品。其特点是: 民族差异显著,地区性强; 品种多、批量小、规格复杂; 以集体小厂、手工生产为主。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具体品种大不相同。主要品种有数百种。(1)居住类: 主要有毡包,即蒙古包。(2) 服装、鞋帽、衣料类: 有袷袢、统裙、盖头、回民帽、藏式礼帽、金毡帽、马靴、毡靴、蒙古靴、氆氇、壮锦、哈达、蜡染布、藏被、花边等。(3) 食品类: 有清真食品、烤羊肉、朝鲜冷面、打糕、糌粑、酥油、抓饭、青稞酒、紧压茶、竹筒茶、侗家油茶等。(4)生产工具用具类: 有马鞍、猎枪、勒勒车、坎土曼、腰刀等。(5) 生活用具用品类: 有酥油壶、酥油桶、木碗、石锅、汤瓶、吊罐、鼻烟壶等。(6) 装饰用品类: 有料珠、弯插梳、水银珠等。(7) 民族乐器类: 有热瓦甫、冬不拉、芦笛、马头琴、伽倻琴、七弦琴、芦笙、手鼓、长鼓、象脚鼓、铓锣等。人民政府和各级民族贸易组织机构,十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根据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不同需要,组织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在原材料偏紧的情况下,国家对生产民族特需商品的重要原材料,如棉纱,生丝、人造丝、皮毛、黄金、白银以及其他有色金属等,每年都拨出一定数量的专项指标,专料专用,以确保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