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察哈尔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察哈尔部《明史》称“插汉儿”。蒙古旧部名。达延汗曾孙达赉逊库登汗, 因不堪土默特部俺答汗侵扰, 于明嘉靖中徙牧辽东边外。蒙古语称“边”为“察哈尔”,故以为部名。图们汗嗣位后, 势力强盛,曾多次犯明辽东, 控制建州女真。林丹汗嗣位后,俺答汗系势衰,察哈尔成为蒙古强部。屡与后金战争, 后金天聪八年(1634),兵败,林丹汗赴青海, 途中卒于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其子孔果尔额哲率部降后金,被封为亲王,安置于义州边外。康熙十四年(1675)乘三藩之乱, 额哲之侄布尔尼举兵反清。清圣祖派兵讨之,布尔尼失败身亡, 余众被迁至宣化、大同边外,编为察哈尔八旗,为内属蒙古,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南部及锡林郭勒盟南部。 察哈尔部 察哈尔部清代设置的行政区。辖八旗。与省同级,直隶京师。《清史稿·地理志》:“察哈尔八旗;(东南距京师430里,当直隶宣化、山西大同边外)。明插汉,本元裔小王子后。嘉靖间,布希驻牧察哈尔之地,因以名部。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征林丹汗,走死。其子孔果尔额哲来降,即其部编旗,驻义州。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其子布尔呢兄弟叛,讨诛之,迁部众驻牧宣化、大同边外。又以来降之喀尔喀、厄鲁特编为佐领隶焉。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设都统,驻张家口。其地东界克什克腾,西界归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隶独石、张家二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苏尼特及四子部落。袤延千里,北极高42度20分,京师偏西10分。”(八旗)镶黄、正黄、镶红、正红、镶白、正白、镶蓝、正蓝旗察哈尔。 ☚ 茶陵州 昌州 ☛ 察哈尔部蒙古部名。《明史》称插汉儿。元之嫡裔。元亡,顺帝北归,连易五主,始去国号,称鞑靼可汗。世袭。明嘉靖(1522—1566)中,遭土默特俺答汗侵扰,在达赉逊库登汗(又称打来孙)率领下,徙牧辽东边外。蒙语称“边”为“察哈尔”,故以为部名。图们汗(1558—1592年在位)时,势盛,曾多次犯明辽东,控制建州女真。至林丹汗(1603—1634年在位)嗣位后,俺答汗系势衰,察哈尔部成为蒙古强部。时后金兴起,明朝图用察哈尔林丹汗以敌后金,故屡与后金战争。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林丹汗兵败,率族众西走青海,途中卒于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其子孔果尔额哲率部降后金,被安置于义州边外,受封亲王,位冠49旗之上。清康熙十四年(1675),额哲之侄布尔尼乘三藩之乱举兵反清,兵败身亡,余众被迁至宣化、大同边外,编为察哈尔八旗,为内属蒙古。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南部及锡林郭勒盟南部。参见察哈尔各旗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