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察举征辟制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察举征辟制 察举征辟制Chaju zhengpizhi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1人,到中央任官,史称察举制。察举的科目有:至孝笃行、茂材异等、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等。被举的孝廉多在郎署供职,由郎可迁为尚书、侍中、侍御史,或外迁县令长、丞、尉,再迁为刺史、太守。察举制网罗了大批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此外,汉代还推行征、辟来选拔官吏,朝廷起用高才重名的布衣百姓为官,称为征,三公、郡国守相起用布衣为官,称为辟,被征辟者经试用后,由公府官僚或朝廷公卿荐举或察举,可补中央官署或外迁任州郡长官。察举征辟制反映了汉中期为加强中央集权,亟需收罗人才,扩大地主阶级统治基础。 ☚ 吴楚七国之乱 张骞出使西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