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门qǐn mén重门最靠里边的门。士丧,君王使人来吊,主人迎于寝门外。刘禹锡《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余。 寝门qǐn mén古代礼仪中,天子居住之处进出有五个门,诸侯三个,大府二个,最里面的门叫寝门,即路门。后来泛指内室的门。白居易《哭诸故人因寄元八》:“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借问所哭谁?无非故交亲。”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門户部 > 别門 > 寢門1 寢門1 qǐnmén 内室之門;正室之門。《儀禮·士喪禮》:“君使人弔,徹帷,主人迎於寢門外,見賓不哭。”鄭玄注:“寢門,内門也。”《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户。”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三朝要典》:“而以寢門之侍疾,歸獄綸扉;以道聽之傳聞,滅人門户,是誠何心哉!” 寝门路寝之门。路寝为君王处理政事的宫室,即正寝。《左传》宣公十四年记申舟为宋人所杀后,“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窒皇为路寝之庭,寝门在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