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寒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寒痧

病证名。痧证之一。
❶指寒饮太过,痧毒寒凝胸中的病证。《痧胀玉衡·寒痧辨》: “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而服大寒之饮,则食不消、积不行、血不散,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未有得宁者矣……,是名寒痧。”治宜放痧救治,后用三备丸等。
❷指痧证而有寒气外袭的病证。《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 “寒痧,此系外受寒邪,寒气入经,身发潮热。治法,用钱刮两臂臑穴、两曲池穴,用针刺中魁、大骨空、小骨空穴。”药用砂仁、粟梗、藿香、槟榔、灯心等。参见痧条。

寒痧

寒痧

寒痧是指痧毒秽气被寒邪遏伏于内,阳气不能外达所致的外寒里热之痧证。临床特点是畏寒、肢冷而又心烦、尿赤、喜冷饮等症。寒痧见《痧胀玉衡》。
寒痧的病因病机,是由于痧毒秽气侵犯于肺胃之间,复又感受寒邪,致使痧毒遏伏于内; 亦有初病即服大寒药物; 或炎暑痧证过饮清凉饮料,以及行走于高岩穷谷之中,骤饮山涧泉水,造成食滞、血阻、痧气冰伏。
寒痧的辨证,常见畏寒喜温,四肢逆冷,面色苍白,心烦腹热,胸腹胀满,浑身痠楚,发呃作呕,脉象沉细等症。由于阳气被郁于内,所以症见恶寒喜温,四肢逆冷,面色苍白,脉沉细等貌似寒性病证。又由于寒邪束于肌腠,血阻脉中,经络不通,则浑身痠楚作胀;另一方面因痧毒困于肺胃之间,则胸闷心烦,腹满胀痛,发呃作呕。因此,表现为外寒里热之证,但虽见四肢逆冷,胸腹反而灼热;虽畏寒喜温而不欲衣被;脉象沉细,然而重按可寻。同时还可见到口燥咽干,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一系列热象证候。正如《痧胀玉衡·寒痧辨》所说:“痧症之发,未有其寒者矣。虽亦有其痧之为寒,非痧之有真寒也。”
寒痧的治疗,首先应审别病因的不同、病情的轻重。如寒邪重,痧毒深伏于内,则可用理气散寒解表之法。如香苏散。若痧证过用大寒之剂,或暑天得痧,骤饮井泉山谷冷水,痧气冰伏于内,致使阳气不得外达。可选用三香丸,用微温开水送服。方中木香能行滞,驱寒,开郁;檀香除胸胁胀闷;散寒凝气逆;砂仁顺气开郁,散痧消食;五灵脂消宿血凝滞; 沉香降气宽胸; 莱菔子破积除滞。至于附子、干姜之类药物可根据病情之需要,斟情配伍使用。但煎后宜微温饮服,待阳气舒展即行停药。因痧毒之证,不宜使用温热药物,即使兼证和病情需要,乃为权宜之计。其他可根据具体证情进行辨证施治。同时配合放痧、刮痧等外治法急救,以使毒邪外泄,气血运行,则阳气可复。

☚ 痧证   热痧 ☛

寒痧hán shā

❶cold measles
❷colderup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