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叶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胡颓叶、蒲颓叶、潘桑叶。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叶。酸,平。入肺经。止咳平喘,解毒消肿止血。 ❶治肺虚短气,咳嗽,哮喘,肺结核咳血。煎服:9~15g。 ❷鲜叶捣敷治痈疽,外伤出血,蛇虫咬伤。本品含羽扇豆醇、熊果酸、齐墩果酸,熊竹素、β-谷甾醇。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痢疾和大肠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对豚鼠离体气管有舒张作用,能拮抗组胺喷雾吸入引起的抽搐,故有平喘作用。 胡颓子叶hútuíziyè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别名胡颓叶、蒲颓叶、潘桑叶。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叶。酸, 平。入肺经。止咳平喘, 祛湿,止血。治咳嗽、哮喘、肺结核咳血, 煎服:9 ~ 15 克。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胡颓子叶 胡颓子叶胡颓子叶,又名蒲颓叶、潘桑叶。始载于《本草纲目》。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 的叶,原植物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本品味微苦、酸、涩,性平。归肺经。功能敛肺平喘,镇咳,止血,解毒消肿。主治气喘、咳嗽及肺结核咳血、疮疡等症。其平喘作用较强,尤宜于虚寒型者。《中藏经》曾谓本品治“喘嗽上气”,“甚者亦效”。可单味焙干研末,米饮汤调服,或与米粉同炒后研末服; 虚甚者加人参等分为末,如《本草纲目》之清肺散。也可与党参、五味子、山药等补气敛肺药配伍应用; 偏寒者配麻黄、甘草;偏热者则与鱼腥草、枇杷叶同用。近治肺结核之肺虚咳血,可单用加冰糖炖服,能收敛肺气而止血。治痈疽发背,金创出血,蜂螫伤及蛇咬伤,可用本品捣烂外敷;如同时绞汁和酒内服,疗效更佳。研末服,1.5~3g;煎汤,9~15g。 胡颓子,又名卢都子、蒲颓子、牛奶子。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植物胡颓子的果实。味甘、酸、涩,性平。功能止泻止血,除烦止渴。单味煎服,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渴烦热。配侧柏叶、藕节治咯血;与茵陈、马鞭草等配用可治黄疸型肝炎。煎服,15~24g。 实验研究: 胡颓子果实含鞣质、有机酸及草酸盐等。 ☚ 粉条儿菜 肺形草 ☛ 00002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