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容有略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容有略1906—1982广东中山人 容有略容有略(1906—1982) 于翔麟 *传记文学1983年42卷2期,*民国人物小传第6册第196页 容有略
容有略1906——1982字天碩,廣東中山人,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 生。早歲赴香港。1924年考入黄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任軍校教導第二團第二連少尉連副,參加第一次東征之役。棉湖戰後升連長。1926年隨軍北伐。1927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師第二團營長。1933年授少將。1938年3月,考入陸軍大學特别班第四期。1940年4月畢業,奉派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旋調第九戰區幹部訓練團尉官大隊大隊長,繼調校官大隊大隊長。1942年1月,任陸軍第十軍參謀長。1944年1月,調任第十軍第一九○師師長; 6月參與衡陽保衛戰。抗戰勝利後,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兼上海市保衛總團總團長。旋調徐州綏靖公署,授中將,兼軍務處長。1948年10月,任陸軍第四軍副軍長,後升陸軍第六十四軍軍長。1949年赴海南島,先後兼任海南特區警備副司令,海南防衛總司令部第三路副司令官。1950年1月,升任第三路司令官,不久去臺灣。任“國防部”中將參議。旋受命離臺灣,任“粤中反共救國軍”副總指揮,再調“粤北反共救國軍”總指揮。1959年1月去臺灣任“國防部”參議。1961年7月退役,旋受聘爲“交通部”顧問。1982年8月病逝。終年76歲。 容有略1906—1982字天硕。广东中山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军校教导二团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第一、二次东征,1927年任营长。1938年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后历任军事委员会参议、第九战区干部训练团尉官大队和校官大队大队长、军参谋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军事委员会高参兼上海市保卫总团总团长。后调往徐州绥靖公署任职。1948年任第四军副军长、六十四军军长等职。1949年兼任海南特区警备副总司令、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第三路副司令官。1950年1月任第三路司令官。海南岛解放后去台湾,任台湾国民党当局“国防部”参议。后离台任粤中“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及粤北“反共救国军”总指挥。1959年1月回台湾,复任“国防部”参议。1968年7月退役,任“交通部”顾问。1982年8月1日在台北病逝。 容有略 容有略字天硕,广东中山人,1906年生。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曾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教导团任职,并参加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任营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参议、大队长。1940年任第九战区长官部高参。1942年任第十军参谋长。1943年任第一九○师师长,参加衡阳保卫战。1945年任淞沪警备司令部高参兼上海保卫总团总团团长。1946年任徐州绥靖公署军务处处长,同年12月任第四师副师长。1948年9月22日任少将。1948年10月任第四军副军长,后升任第六十四军军长。1950年率部退守海南岛,任海南特区警备副司令、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第三路司令。同年去台湾,任“国防部”中将参议。后任粤中 “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粤北 “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失败后,回台湾。1961年退役后,任“交通部”顾问。1982年8月1日因病在台北去世。 ☚ 唐肇谟 诺那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