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宣王中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人们对周宣王统治时的赞誉。宣王是西周第十一位国王,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流放地彘(今山西霍县),厉王的儿子静已经长大,被召公、周公请出来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后,一方面恢复文王、武王时的好传统,一方面继续革除厉王时的各种弊政,使周王朝在政治上有了一番新气象。宣王的励精图治,使国内各种矛盾有了缓和,一些诸侯也纷纷到宗周朝见宣王,周王朝的威望又有所提高。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西周的狄、戎和淮夷。西北一带的猃狁和西戎是对周王朝威胁最大的戎狄部落。公元前825年,宣王任命秦仲进行大规模反击戎人的战争,结果兵败秦仲被杀。宣王继续用秦仲的儿子秦庄公为将,继续征伐西戎,终于取得了胜利。在公元前823年,宣王与尹吉甫一起伐猃狁(即西戎)于彭衙(今陕西澄城西北),一直攻至太原(今甘肃镇远一带),迫使猃狁向西北退走。宣王又开始对南方的荆蛮和东南的淮夷发动了战争,到公元前810年,经过艰苦激烈的战斗,把这些部落征服,江汉徐淮一带从此正式纳入西周的版图。宣王时期,不仅“复先王之境土”,而且使周王朝版图比以前扩大,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史称“宣王中兴”。其实,这些胜利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社会矛盾,反而暴露了统治力量的虚弱。到后来,除了战胜一次申戎外,伐太原戎、条戎和奔戎,都遭到失败。特别公元前789年,伐姜氏之戎,大败于千亩,周王朝已经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宣王中兴

共和十四年(前828),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位,是为宣王。在召公、穆公辅佑之下,宣王力图效法文、武、成、康遗风,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宣王“中兴”的主要标志是征伐四方,令诸候仍以周为宗主国进行朝贡。他先派南仲驻守北方; 派尹吉甫深入黄土高原,击退猃狁;派方叔南征荆楚;派召伯虎征服淮夷;派尹氏征服徐国。这一系列的战争,使周王朝的势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诸侯中的威信有所提高,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法制本身矛盾的发展,已经把社会推到一个新的动荡的时代,已不是什么人可挽救的了。所以,所谓的“宣王中兴”只是一个十分短暂的回光返照罢了。

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

约公元前9世纪,宣王重振周王朝。宣王,名靖,厉王之子,周王朝第十一个国王,在“共和” 十四年后即位。宣王师文武成康之法,吸取其治国经验,对内整顿政治,发展生产,在田籍制度上,开始 “不籍千亩”,废除奴隶的集团耕作制; 对外驱除夷狄的侵扰,扩展势力,在对猃狁、西戎、淮夷用兵时取得了胜利。政兴民顺,各路诸侯又都臣服于他,使一度衰落的西周王朝重振 宣王为了补充兵源,曾 “料民” (调查统计人口) 于太原,开创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次人口调查。史称“宣王中兴”。但宣王死后不久,西周王朝开始走上衰败的道路。

☚ 成康之治   幽王亡国 ☛
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

周宣王即位以后, 在周公和召公的辅助下,经过整顿内政,使原来动荡不安的局面逐渐趋于安定。接着,又对严允、西戎、徐戎和荆楚等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了一系列的自卫战争, 取得了很大胜利。史称 “宣王中兴”。但由于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所以,在“中兴”的后面又隐藏了更大的危机。

☚ 共和行政   骊山峰火 ☛
000015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