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总动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总动员 总动员四幕话剧。舒群、荒煤等执笔。1938年7月汉口上海杂志公司初版。 ☚ 重见天日 宫井埋香 ☛ 总动员 总动员雄子著。1938年1月15日诗歌出版社出版。收《总动员》、《当胜利的明天到来》等诗16首。 ☚ 时代进行曲 中华轰炸机 ☛ 总动员zǒngdòngyuán❶ 〈动〉国家在非常时期所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战时总动员。 总动员zǒngdòngyuán国家把全部武装力量由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并把所有的人力、物力动员起来,以备战争需要的紧急措施。引申指为完成某项重要事务而动员全部力量。冯骥才《走进暴风雨》:“简直是一场~。连过去工业搞大会战时,头头们也没出得这么齐全。”|毕淑敏《预约财富》:“毕刀命令自己全身~,精神就像没了电的电池,又放在火上烤了烤,依稀发出微弱的光了。” 总动员国家采取紧急措施,使全体军民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总动员后,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都要转入战时体制。 总动员国家在发生战争等非常情况的非常时期采取的一种特别措施。把全国军民都发动起来,全部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转入紧急状态,统一管理、调度一切人力、物力,违抗者要追究刑事责任甚至给予军法制裁。资本主义国家由中央政府决定发布总动员令,社会主义国家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它的常设机关决定发布总动员令。我国总动员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发布。 总动员亦称“全面动员”。国家在遭遇大规模侵略,发生全面战争时,把全国武装力量、国民经济等各方面,迅速地由平时体制全面转为战时体制,并统一调度、指挥、管理和使用全国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都为战争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共动员兵力2700万人,占总人口的14.7%,占适龄男子的54%,占役龄男子的63%;民兵总人数达200万人;军费总额为战时财政支出总额的一半以上。美国共动员了约1400万人服现役,占总人口的10%,占役龄男子总数的47.5%。 总动员total mobilization 总动员general(or total)mobiliz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