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之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之盟春秋后期晋楚两国平分霸权的盟会。又称弭兵之会。时,晋楚两国内部矛盾皆尖锐,均希望暂时停止争霸战争。宋国执政华元、向戌先后两次奔走诸侯间,促成弭兵之盟的结成。宋共公十年(前579年),华元约合晋楚两国代表在宋缔结盟约,规定双方彼此不相加兵,互通聘使,互救灾难共同讨伐不听命令的小国等。此外,还规定双方共同守约,不得逾盟行事。宋平公三十年(前546年),宋执政向戌再次约合晋楚,并会合鲁、蔡、卫、陈、郑、许、曹等国在宋结盟。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其余各国都要向晋楚同样朝贡纳聘,再次确定晋楚两国平分霸权。弭兵大会实质上是晋楚争霸的缓冲,第二次弭兵大会后,中原各国赢得近四十年的安定。 宋之盟春秋后期晋楚两国平分霸权的盟会。又称“弭兵之会”。晋楚两国由于内部矛盾甚尖锐,均希望暂时停止争霸战争。宋国执政华元、向戌先后两次奔走诸侯间,促成弭兵之盟的结成。宋共公十年(公元前579年),华元约合晋楚两国代表在宋缔结盟约,规定双方彼此不相加兵,互通聘使,互救灾难,共同讨伐不听命令的小国等。还规定双方共同守约,不得逾盟行事。宋平公三十年(公元前546年),宋执政向戌再次约合晋楚,并会合鲁、蔡、卫、陈、郑、许、曹等国在宋结盟。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其余各国都要向晋楚同样朝贡纳聘,再次确定晋楚两国平分霸权。第二次弭兵大会后,中原各国赢得近40年的安定。 宋之盟楚国召集的诸侯国盟会。楚成王三十九年(前633)冬,楚成王率楚、陈、蔡、郑、许诸国之师正围困宋都之时,依赖楚师助鲁伐齐的鲁僖公至宋,会见楚王和参与围宋的各国国君,并订立了盟约。此外,楚、晋等国两次弭兵之盟,因在宋都之外举行,也有“宋之盟”之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