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渎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渎职;失职dúzhí shīzhí【同】 都是动词;都有没有尽到责任的意思。 渎职dúzhí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 渎职dúzhí〈动〉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时犯有严重错误:渎职罪│渎职行为│官员渎职。 渎职dú zhí动词。在执行公务时犯严重错误,没有尽到职责,用于贬义。 渎职dú zhí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时犯严重过失。1890年《日本国志》卷十三:“凡官吏有误事渎职者,本属长官得行惩戒之法。”1906年王仪通《调查日本裁判监狱报告书》:“人员统计之事项分列如下: 第一、 罪质(甲、 对于国家、宗教及公共秩序之犯罪;乙、 对于人之犯罪;丙、 对于财产之犯罪;丁、 渎职罪;戊、 关于军事之犯罪;己、 违警罪;庚、 违反诸规则罪);第二、 前科(犯数、种类、刑期);第三、 期限;第四、 刑名。” 渎职、失职;尽职○渎职dú zhí(动)〈书〉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时犯严重过失:~要受到惩罚|犯了~罪。 ○失职shī zhí(动)没有尽到职责:由于工作~,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他工作努力,很少~。 ●尽职jìn zhí(动)做好本职工作:他工作一向~尽责|他总算是~的。 不尽职 不尽职失职 弛职 渎职 溺职 负职无职 陨职 未尽职责 另见:怠惰 懒散 敷衍 马虎 ☚ 不负责任 不管 ☛ 犯错 犯错比喻犯错误:跌交 摔跤(摔跤子) 摔跟头 另见:发生 错误 做错 ☚ 犯错 犯罪 ☛ 渎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者玩忽职守,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8章渎职罪第185——192条,规定具体罪名有:受贿罪、泄露国家机密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私放罪犯罪、妨害邮电通讯罪。对犯有渎职罪的人,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情节轻微,可由其所在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酌情予以行政处分。 渎职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玩忽职守,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违法犯罪行为。见“玩忽职守”。 渎职 渎职交通运输部门工作人员的严重失误或玩忽职守,使托运人、收货人、承运人或旅客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船残 赔偿 ☛ 渎职malfeasance;malpractice 渎职malfeasance;dereliction of duty 渎职dereliction of duty;negligence of duty;malfeasa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