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童 安童苗天秀之男仆。随其主上东京,路上其主被害时,他也被艄子翁八一闷棍打落于水中。然浮没芦港,幸得不死,上岸后遇一老渔翁收留。一日他在河口与渔翁卖鱼时正撞着害主之船家,于是告至提刑院,将凶手抓获(第四十七回)。后西门庆受赃枉法,释放苗青,他往东京开封府投诉。开封府王通判又着他往巡按山东察院曾孝序处投诉,重新勘理苗案,寻得其主之尸,追捕苗青,弹劾西门庆(第四十七、四十八回)。 ☚ 苗青 黄美 ☛ 安童 安童杨姑娘家男仆。杨曾使他往侄儿媳妇孟玉楼处送盒子吃食,并探问是否受了西门庆的插定(第七回)。后杨姑娘死时,他来向西门庆家报丧(第七十七回)。 ☚ 张宅家下人 大胖丫头 ☛ 安童 安童王宣家童仆。王宣见陈经济流落街头为乞丐,叫入家来,使他拿饭出来给经济吃(第九十三回)。 ☚ 重喜儿 喜童 ☛ ![]() ![]() 安童ān tóng年幼的童仆。吴自牧《顾觅人力》:“上门下番当直~~,俱各有行老引领。” 安童1245—1293蒙古扎刺儿氏。始任宿卫长,为元世祖忽必烈所赏识。至元二年(1265),超擢为中书右丞相。海都之乱时,随北平王那木罕出征阿力麻里(今霍城县),被叛王昔里吉所劫持,直至二十一年(1284)始被释放归朝,复任中书右丞相。后罢相改掌宿卫。 安童1248—1293一作“安同”。元代大臣。札刺亦儿氏。木华黎四世孙。十三岁即执掌宿卫事, 深受忽必烈 (世祖)器重。至元二年(1265)十八岁时,出任中书右丞相,食邑四千户。处事秉公持重, 罢黜庸官, 选用良才。请立皇太子,兼中书令,以加强中央统一管理。十二年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随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北边,剿讨北方诸王之乱。十四年与北平王同被叛王昔里吉劫执,后诸叛王内讧,于二十一年始被释归,复任中书右丞相。二十六年罢相,止掌宿卫。大德七年(1303),追谥东平忠宪王。 安童❶(1248—1293)元朝大臣、政治家。又译安同。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中统元年(1260), 13岁为怯薛长,掌宿卫事。四年,曾劝阻世祖勿杀阿里不哥叛党,以怀服未附者,使千人幸免,深受器重。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右丞相,食邑4千户。十二年,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随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讨西北诸叛王。十三年(1276,一说十四年),与北平王同被叛王昔里吉劫执,羁留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所。后诸叛王内讧,于二十一年被释归。复任中书右丞相。二十四年,以忽必烈复立尚书省,起用桑哥为平章政事,恃权擅政,“天下大权尽归尚书”,中书省形同虚设,乃于二十六年被迫辞相,只掌宿卫事。任相期间,处事秉公持重,尊用汉族士大夫,力助忽必烈推行汉法、罢黜庸官,选用良才,与权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不法之举作斗争,谏立皇太子,兼中书令,判枢密院事,以加强中央统一管理。大德七年(1303),追谥东平王。有《丞相东平忠宪王碑》以志其功。 安童1244—1293元初大臣。木华黎四世孙。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右丞相。虚心请教世祖谋士、名儒许衡、姚枢等,为政较为得当。十二年,以行枢密院事从太子北平王出镇极边,二十三年还,复为右丞相。后罢相,仍领宿卫事。 安童〈名〉年小的男仆;侍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