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三十六计名目: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计:计策。 [出处] 元·方回《记游自前韵》:“尔来何止师左次,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语。清·黄遵宪《悲平壤》:“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 ❷ 作定语。卞毓麟《数字杂说》:“‘二十四史’‘三十六计’‘九大行星’‘三好学生’‘世界七大奇迹’‘四项基本原则’‘七十七国集团’……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 [同义] 千方百计 [反义] 计无所出 一筹莫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