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宇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宇宙❶天地。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蔡邕《釋誨》:“清宇宙之埃塵,連光芒於白日。” 宇宙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二十五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 【评】《老子》认为道产生宇宙万物。道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庄子·天下》 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乎本剽者宙也。 《庄子·庚桑楚》 【评】《庄子》的宇宙论认为,宇是有实在而无定处可执者,宙是有久延而无始未可求者。宇宙是整个的时间、空间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久,弥异时也。 宇,弥异所也。 穷,域有前不容尺也。 《墨子·经上》 久,合古今旦莫。 宇,彖东西南北。 穷,域不容尽,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墨子·经说上》 宇域徙,说在长宇久。 行修以久,说在先后。 《墨子·经下》 久,有穷无穷。 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 《墨子·经说下》 【评】墨子认为,组成宇宙的时间、空间是具体的、实在的,它们既具有有限性,又具有无限性,时间、空间及其运动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惟万物。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周易·序卦》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周易·系辞上》 【评】《易》认为,宇宙的原始是太极,太极产生天地、阴阳。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故曰太始。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 【评】《淮南子》认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的浑沌状态叫“太始”,道始于虚廓,然后有宇宙,有气。气的不同,形成了天地,四时和万物。 《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包龠。易者,以言其德也。……变易也者,其气也。……不易也者,其位也。……故《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德,万物之宝,至哉!《易》一元以为元纪。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阴阳之体定,神明之德通,而万物各以其类成矣。 汉《易纬·乾凿度》(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易起无,从无入有,有理若形,形成于变而象,象而后数。 汉《易纬·乾凿度》(清·马国翰《王函山房辑佚书》) 【评】《易纬》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易道,易道是天地之元、万物之纲。 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浑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气体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谓庞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万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 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汉·张衡《灵宪》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汉·张衡《浑天仪》 【评】张衡的宇宙思想认为,物质世界在时间空间上是无限的。人们所观测到的天地仅是宇宙的一小部分,是有限的。在宇宙结构上,他主张浑天说。 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 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神人民,亿兆丑类,变异吉凶,何非气然?及其乖戾,天之尊也气裂之,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徙之,水之流也气绝之,日月神也气蚀之,星辰虚也气陨之,……莫不气之所为也。 汉·王符《潜夫论·本训》 【评】王符的宇宙思想认为:宇宙的形成是元气的自身运动的结果。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气之所为。 天地,含气之自然也。 汉·王充《论衡·谈天》 元气,天地之精微也。 汉·王充《论衡·四讳》 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元,与物无异。 汉·王充《论衡·辩崇》 夫天者体也,与地同。天有列宿,地有宅舍,宅舍附地之体,列宿著天之形。 汉·王充《论衡·祀义》 【评】王充在宇宙观上主张盖天说,他认为元气是万物的本原。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三国魏·王弼《老子注》四十章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之?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非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 三国魏·王弼《老子注》四十二章 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 三国魏·王弼《论语集释》(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评】王弼认为,宇宙万物是从无中产生的,无即是道。具体事物以有为存在。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因兆类而为有,托潜寂而为无。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畅玄》 浑茫剖判,清浊以陈,或升而动,或降而静,彼天地犹不知所以然也。万物感气,并亦自然,与彼天地,各为一物,但成有先后,体有巨细耳。……天地虽含囊万物,而万物非天地之所为也。譬犹草木之因山林以萌秀,而山林非有事焉;鱼鳖之托水泽以产育,而水泽非有为焉。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塞难》 【评】葛洪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玄,也即道。由玄而产生万物。万物感气而形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 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评】周敦颐、邵雍认为,宇宙是由太极的变化而产生的。由无生有,太极生阴阳,阴阳分立而形成天地、万物。 宇宙源自《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骄)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这里的“宇宙”,其义是指屋檐和栋梁。汉末辞学家高诱在《淮南鸿烈解》一书中注释“宇宙”说:“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晋代时,“宇宙”的词义被人赋予新的含义,当作天地万物的总称,泛指广袤无垠的世界。有趣的是,“宇宙”词义的演变,竟然跟晋代的一员武将羊祜有关。据《晋书·羊祜传》载,晋武帝司马炎年间,尚书左仆射(官名)羊祜奉命带兵镇守襄阳、荆州一带。一次,羊祜率部下登上有名的风景胜地岘山(今湖北襄阳市)饮宴赋诗。羊祜远眺山峦江河,忽而触景生情,不胜感伤,叹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众人听了愕然。不久,羊祜死于战事。后人即在岘山为他立碑,作为纪念。登岘山望其碑者,莫不感叹宇宙苍穹宏大无比。从此,宇宙一词的含义便扩大了。 现在,宇宙一词便成了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所谓“宇宙”,就是指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空间”,就是人和万物所占的地位;“时间”,就是万物变化发展所经历的过程。 宇宙yǔzhòu源自《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骄)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这里的“宇宙”,其义是指屋檐和栋梁。汉末辞学家高诱在《淮南鸿烈解》一书中注释“宇宙”说:“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宇宙yǔzhòu天地万物;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宇宙yǔzhòu❶ 〈名〉指包括地球以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宇宙yǔzhòu指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和无限空间。 宇宙yǔzhòu【释义】 宇宙yuzhou❶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飞船|~航行|人造地球卫星在观测~|科学家正在探索~的奥秘。 宇宙yǔ zhòu❶ 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1819年马礼逊《华英字典·Part Ⅱ》“宙”条:“宇宙,Yu chow,The universe。”1855年合信《博物新编》初集《地气论》:“夫宇宙之内,由气而化成为物,由物而复化为气,凡物成物败,曾不能灭其质,但目力不及见,人自以为完尽耳。”1856年理雅各译《智环启蒙塾课初步》第一百七十二课:“the earth is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sun;and the sun is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universe. 地球较之太阳则为小,太阳较之宇宙则为小。” 宇宙yǔ zhòu〖名词〗 宇宙❶ 天地。《庄子·让王》:“余立于~之中。”《世说新语·排调》:“何次道往瓦官寺礼拜甚勤,阮思旷语之曰:‘卿志大~,勇迈终古。’” 宇宙 宇宙宇宙 天地 六合 大块 大钧 ☚ 围绕 星辰 ☛ 世界 世界日域 宇宙 泰宇 环宇 灜环 瀛寰 寰界 尘尘 另见:宇宙 世界各地 国家 ☚ 民间 国家 ☛ 全部 全部全(全个;全般;全体;全副;全量;全套;全付;全班;全数;全盘;全然;大全) 整(整整;整个;整体;整部) 合(合盘;合计;~家;~村) 阖(~第) 浑(浑全;~身是劲) 总 通(通通;通同;通统;通体;通盘;通共;通计;通总;通数;通类;通前彻后;通前澈后) 满(~碗;~身;~面;满盘;~打~算;~门抄斩) 统(统统;统通) 毕(原形~露) 一(一起;一总;一切;一皆;一概;一体;一并;一是;一古脑儿;一股脑儿;一股拢总)俱(一应~全;面面~到) 佥(~同) 胥(万事~备) 均(~安;~好) 举(~国;~家) 概(~数) 扫(扫地;扫数) 尽(尽尽;尽底;尽行;尽皆;尽多;尽都;尽数;罄尽) 竭 纯(~粹) 镇遍(~地;~体) 顿(顿自;顿然) 应(一应) 净 绝 浑(~身) 所有 诸有 不遗(~余力)囫囵 齐齐 种种 诸余 连根 倾巢 连头搭脑 百分之百 另见:数量 总括 齐全 ︱部分 ☚ 全部 包括 ☛ 国家 国家国(国度;国图;人国;邦国;家国) 家(家邦;邦家;朝家) 邑江山 社稷(宗庙社稷) 宗社 陵社 陵壤 干坤 邦社 邦畿 城社 金闺玉堂 另见:社会 世界 人间 政治 统治 ☚ 国家 中国 ☛ 宇宙 宇宙宇(环宇;灵宇) 寰 太虚 大化大造 大块 大包 灵虚 紫宙 区宙 另见:星体 广阔 ☚ 空间 自然界 ☛ ![]() 主要责任者: [日]株式会社学习研究社;王先进,边冬梅 责任方式: 编;译 出版者: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 郑州 字数: 200 千字 页码: 1-175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P159-49 装帧: 精 语种:中 定价:98.00 出版时间:2004-05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新视野百科图鉴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新视野百科图鉴之一,共收录72条词条。 宇宙 宇宙yuzhou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现存中国古籍中,最早将“宇”和“宙”连在一起的,见于《庄子·齐物论》。《庄子》用“宇”概括了实在的一切方位、处所,用“宙”概括了实在的全部时间绵延。战国末期的著作《尸子》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因此,“宇宙” 一词后来便被用来指整个客观实在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现在, “宇宙”常与“世界”意思等同,宇宙观亦即世界观。 ☚ 辩证唯物主义 存在 ☛ 宇宙 宇宙Yuzhou无垠的空间和空间中存在的各种天体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又作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宙是物质的世界,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无边界,无形状,无中心,无始,无终。但在物质表现形态上、大小、质量、高度、光度、温度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所有物质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和衰亡,但作为总体的宇宙却始终存在。人类认识宇宙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扩展到河外星系、星系团乃至总星系。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对宇宙的认识将会更深入。目前人们的视野已达到一百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有人把观测到的宇宙称为总星系,把总星系称为宇宙。 ☚ 地球仪 光年 ☛ 宇宙中国古代关于时空的称谓。宇指无穷的空间,宙为时间的总称。《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淮南子·齐俗训》称:“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之谓之宙。” 宇宙语出战国尸佼《尸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❶物质世界的总称。可从物理现象上加以解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空和物质多样性上是无限的。 宇宙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中国《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 宇宙宇,意指空间;宙,意指时间。无穷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之中,这就是宇宙。宇宙是物质的。构成宇宙的各种天体物质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处于永不休止的运动和变化发展之中。这就是说,宇宙是无限的、永恒的,按照客观规律运动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宇宙间的一切是可以认识的。 宇宙 宇宙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在空间上无边无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宇宙是多样而又统一的。它的多样性在于物质的表现形态;它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宇宙,一般当作天地万物的总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扩展到河外星系、星系团乃至总星系。人们的视野已达到一百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有人把总星系称为:“观测到的宇宙”、“我们的宇宙”;也有人把总星系称为宇宙。宇宙天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有密集的星体状态,有松散的星云状态,还有辐射场的连续状态。各种星体千差万别,它们的大小、质量、密度、光度、温度、颜色、年龄、寿命也不相同。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球状体是在形成中的星体,O型星、B型星是年轻恒星,主序星(包括太阳)是中年恒星,白矮星和中子星是老年恒星。每个天体都有它的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但作为总体的宇宙则不生不死,无始无终。 ☚ 弯曲空间 宇宙岛 ☛ 宇宙yǔ zhòu❶天地。《医津一筏·自跋》:“然茫茫宇宙,岂无闻弦赏音之人,此香雪斋主人所不能秘耳。” 宇宙universe;cosmos 宇宙universe;cosmos;space 宇宙 宇宙yǔ zhòuUniverse半月 [bàn yuè] half-moon ☚ 宇宙地球 行星 ☛ 宇宙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一般用来表示空间和时间。《庄子·齐物论》陆德明音义引《尸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墨子·经上》:“宇,弥异所也”;“久(宙),弥异时也”。又《经说上》:“宇,蒙东西南北。”“久(宙),合古今旦莫(暮)。”这些解释,都是将“宇”释作广漠的空间,把“宙”释作无限的时间。《庄子·庚桑楚》也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所谓“有实而无乎处”,指的是有实在客体而无具体处所,亦即空间;所谓“有长而无本剽”指的是有长度而无起点、终点,乃是一维时间。汉初《三仓》:“宙虽增长,不知其始之所至;宇虽有实,而无定处可求。”到明清之际,王夫之对“宇宙”作了总结性阐述:“上天下地为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者,积而成乎久大者也。”可见,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重视空间和时间的研究。 宇宙学术类名词。指空间和时间,天地万物的总称。源出《庄子·齐物论》。《尸子》解释:“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墨经》提出:“宇,弥异所也”,“久,弥异时也”,认为一般的时空范畴是从个别的“异所”、“异时”概括出来的。汉人对宇宙无限还是有限问题的探讨,丰富了先秦的宇宙学说。《淮南子·天文训》认为,宇宙由“虚霩”(虚无)所生,故有起点,是有限的。东汉张衡《灵宪》认为,人们所见到的天地,其形成过程可以分阶段,其大小、距离可度量计算,但宇宙则是无限的。他说:“未知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指出宇宙没有边际,也没有起点,人们对宇宙的观察是一个不断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永无穷尽的过程。张衡的宇宙学说为后世进步思想家所继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