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西宫铜壶秦代礼器。1950年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宫,共两件。高37.5厘米。一壶盖顶微凸起,上有三环纽,纽上端卷起,小口、直唇,颈较长,肩腹无明显的分界。腹圆,圈足较高。肩上有一对衔环铺首,颈部与腹部共有五组凹弦纹,每组三条或两条,每组弦纹之间用细线条钩出简单轮廓的鸟纹,鸟的形象生动活泼,姿态多样,有作前视翘尾欲飞状的,有背上卷起一羽回视而看的,有欲卧或半起的,器盖上也刻有相同的鸟纹。另一壶形状与上壶相似,器上也刻有鸟纹,只是颈内凹较多,最大腹径在肩腹交界处。圈足较高,盖上有四钮。铜壶上所饰写实风格的鸟纹是战国以后器物的特点,细弦纹也是秦器特点之一。从出土地点看,洛阳西宫位于汉代河南县城故址。《后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河南,周公时所城洛邑也。春秋时谓之王城。”《史记·六国年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取东周”,故河南此时始归秦,秦亡后归汉。此铜壶,依器形、纹饰特征、出土地点看,时代属秦,时间为公元前220年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