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学习疲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

因长时间持续进行紧张学习,在生理、心理方面产生劳累,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学习疲劳分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表现为对学习产生畏惧、厌恶的消极情绪,对学习成绩高低的焦虑,头昏脑胀,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学习疲劳的持续发展,将导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食欲减低、消化不良和失眠等。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紧张的学习压力,学习上的失败导致过重的思想负担,失去学习兴趣;二是过重的学业负担,长时期处于过分紧张状态,学习、休息娱乐、体育锻炼不能得到合理调剂;三是学习内容单调以及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负担;四是在异常的气温、湿度、噪音和光线不足等环境下学习。

☚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观察日记与儿童写作 ☛

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

学习引起学生的疲劳。疲劳是指一定的紧张程度或一定连续时间的学习和工作而引起的机能减退,它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处于不能学习的状态。在教育过程中,规定学生的学习负担,合理地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能防止疲劳的发展,避免过度疲劳的产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疲劳,若经过短时间休息可以消除,就不算学习负担过重。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一般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的变化为依据,它明显地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效能上,而学习效能又反映在他们作业时的工作效果即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上。随着疲劳的产生和发展,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变化出现两个时相阶段。第一阶段,由于优势兴奋灶的兴奋性降低,对其周围皮层区的抑制解除,于是兴奋过程提高而内抑制过程减弱,在这一时相,学生的作业速度增快而准确性下降,有的开始注意力分散,显得烦躁不安,交头接耳,做些不相干的小动作。第二阶段是由于保护性抑制加深和扩散,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出现减弱,学生作业的速度和准确性都下降,动作不协调,感知觉、注意、记忆、理解和思维等心理机能减弱,情绪低落,甚至进入瞌睡状态,学生长期学习负担过重,可使疲劳积累成为过度疲劳。产生学习疲劳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大类。学习时间的长度、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师教学方法是否适当,以及学习场所的环境条件,都会影响学习疲劳的产生。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营养状况及学习能力等则是影响学习疲劳的主观原因。

☚ 保护性抑制   过度疲劳 ☛
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

因长时间持续进行学习,在生理、心理方面产生劳累,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头晕目眩不能继续学习的状态。老年人学习中容易发生学习疲劳现象。生理方面的学习疲劳表现为头晕、头痛、躯体不适甚至不思饮食、失眠等。心理疲劳主要是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起伏等。引起老年人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有:学习过程中过分紧张地注意、持久地积极思惟和记忆;学习内容的单调或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性质和数量超过学习精力的承受;气温、光线等学习环境的条件影响。当这些主客观的不利因素消失后,有的学习疲劳现象会自行消失,而有些生理疲劳现象则需要一定的休息甚至医学治疗方可消失。调节和防止老年人学习疲劳的措施有: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兴趣特点合理地安排学习;注意适当休息,讲究劳逸结合,不轻易打乱作息;学习环境要适宜等。

☚ 学习障碍   学习的准备 ☛
000054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