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悖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悖论 常用以指称某种理论或表达系统中特殊的自相矛盾,以及一切与人的直觉经验、通常接受的见解不一致的陈述。 悖论至少在三种意义上使用:(1)自然语言或形式系统中,根据直观上合理的语句和推理原则而导出的矛盾命题的等价式,即 例如,哲学中的芝诺疑难、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数学中的无穷小悖论,伽里略悖论等等。 (3)与常识或直觉冲突的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反论。例如,相对论中的时钟佯谬等等。 狭义的悖论即逻辑悖论仅指上述第一类对象。关于逻辑悖论的研究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在20世纪形成热潮。1925年,兰姆塞(Raxmsey)把已发现的狭义的悖论分成二类:一是逻辑的或数学的;二是认识论的或语义的。这种分类被逻辑学界接受,通常称之为句法悖论与语义悖论。60年代,汤姆逊(J·F·Thomson)讨论了悖论与对角线方法的关系,证明了这二类悖论具有相同的结构,为悖论的统一分析提供了条件。有的逻辑学家把这些悖论统称为“对角线悖论”。 悖论的解决方案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罗素的类型论、公理集合论、直觉主义的观点、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真值空缺理论、多值逻辑、不协调逻辑、辩证逻辑等等。 在人们的认识思维活动中,构造悖论成为一种类似归谬法的方法,常常用以证明作为理论出发点的某普遍直观原则的矛盾性,或者证明特定理论的局限性。 悖论揭示出已有的、旧的范畴体系、理论框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促使人们抛弃旧的框架而采取新的理论,悖论成为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的一种方式、新的观念或理论诞生的预言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