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孙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孙坚155—191东汉末军阀。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少为县吏,以勇猛得名。熹平元年(172年)以郡司马组织地主武装,配合州郡官兵镇压许生(一作许昌)起义,继任盐渎丞。中平元年(184年)从朱㑺镇压汝颍一带黄巾起义军,任别部司马。三年,从张温镇压凉州边章、韩遂之乱。次年任长沙太守,镇压区星起义,封乌程侯。后联合袁术讨伐董卓,任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初平二年(191年)术使坚征刘表,被表部将黄祖射杀。后次子孙权称帝,追尊为武烈皇帝。 孙坚孙坚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虚张声势,示形作伪/身先士卒,励众取胜/察微知著,拔除隐患/无中生有,欲取姑予/不动如山,以静制动/动之以情,示之以理 孙坚,东汉末年著名韬略家。出身贫寒微贱,却能凭借其文韬武略崛起一方。孙坚勇敢凶猛,刚强坚毅,见识超人,功业卓著。东吴基业,应该说最早由孙坚奠定。 孙坚155—191东汉末将领。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少为县吏。熹平元年(172年),以郡司马组织地主武装,镇压许生(一作许昌)起义。中平元年(184年),以佐军司马从朱俊镇压黄巾起义,拜别部司马。中平四年,任长沙太守,镇压区星等起义,封乌程侯。后与袁术联合,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初平二年(191年),于阳人(今河南临汝县境)大败董卓军,斩其都督华雄,入洛阳。不久,率军击刘表,为刘表将黄祖部射死。 孙坚155~191东汉末将领。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少为县吏。熹平元年(172年),以郡司马组织地主武装,镇压许生(一作许昌)起义。中平元年(184年),以佐军司马从朱俊镇压黄巾起义,拜别部司马。四年,任长沙太守,镇压区星等起义,封乌程侯。后与袁术联合,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初平二年(191年),于阳人(今河南临汝)大败董卓军,斩其都督华雄,入洛阳。不久,率军击刘表,为刘表将黄祖部射死。 孙坚155—191东汉末臣。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少为郡县吏,官至长沙太守。尝从征黄巾军、董卓,据江东。初平二年(191)为刘表军所杀,时年三十六。次子孙权称帝,追尊武烈皇。 孙坚155—191东汉末割据者。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少为郡县吏,勇鸷刚毅。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从朱儁击败黄巾起义军,拜别部司马,迁议郎。四年(公元187年)任长沙太守,击败匡星等起义军,封乌程侯。后领豫州刺史,与袁术联合讨董卓。卓惮其猛,遣人求和亲,为坚所斥。卓西徙都入关,坚乃率兵入洛,修治诸陵。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率军击刘表,为表将领黄祖射死于岘山。次子孙权称帝,追尊为武烈皇帝。 孙坚156—192字文台。东汉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吴国初期奠基人。出身县小吏,靠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及黄巾起义起家,官至长沙太守。后从袁术参加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初平三年(192)奉命进攻荆州,为刘表部将黄祖射杀。次子孙权称帝,追尊为武烈皇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