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孔壁古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孔壁古文

也叫孔子壁中书、壁中书、孔氏古文或科斗文字、科斗文、蝌蚪文等。文字学名词,上古汉字形体之一,属蝌蚪文。为其代表形体。名称源于西汉鲁恭王从孔子旧居中发现古文经一事。景帝年间,鲁恭王为扩大自己的宫殿而毁坏孔子旧居之宅时,发现了藏在夹壁墙中用笔划形似蝌蚪的文字写成的《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春秋》等共几十篇。恭王进入孔宅后,听到了琴瑟钟磬之乐,有所畏惧,便停止了毁宅,保存了孔子旧居。这些典籍经孔子后裔孔安国整理以后,在汉武帝末年献于朝廷。时遇巫蛊事,遂被搁置,加之今文经家的反对,未列于学官。因书出孔壁,书体又不是当时通用的隶书,其书遂为后人称为“古文经”,其上的字体被称为“孔子壁中书”(此“书”指形体、书体)、省作“壁中书”,或作“孔氏古文”,通称“孔壁古文”。叫做“古文”,除系“孔壁古文”之省以外,又有汉代曾认为它是远古文字的原因。叫做“科斗文字”、省称“科斗文”、后世通作“蝌蚪文”(科斗”即“蝌蚪”的最初写法),则是由于笔划形似蝌蚪之故。孔壁“古文经”后世没有流传下来,其上的形体原貌不得而知。过去一般认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所收的510个“古文”,即孔壁古文。但因《说文解字》上的“古文”是经新莽朝甄丰等人改定过的,仅可作为了解孔壁古文原貌的参考。清及近现代的学者依据历史文献和出土的六国文字资料,经过研究普遍认为,孔壁古文是战国时期变乱的形势之下产生的一种字体,主要通行于当时的鲁国,孔壁“古文经”就是鲁国人士用它书写而成的,在秦代焚书之前藏于孔子旧居的夹壁之中。其字结构上比起秦系大篆,一般较为简单,象形意味也弱,异体较多;字体笔划很像蝌蚪: 起笔如蝌蚪之头,落笔如蝌蚪之尾。孔壁古文的发现对中国古代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引起了西汉末年古文经学的崛起并导致了其后直到东汉时期经今古文的激烈斗争,更使得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由此得以大力地发展和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说文解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写成的。《说文解字》中所存孔壁古文的资料虽有一定程度的变易,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加之出土的六国文字、特别是鲁国文字的有关资料,对了解和研究六国文字,尤其是鲁国文字及汉字的发展演变,甚至从文字上探讨两汉经今古文之争,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书法上,孔壁古文一名主要用以研究书法历史和书写体式,且习称蝌蚪文而不用此名,故影响不大。

孔壁古文kǒngbì-gǔwén

〔偏正〕 相传在孔子住宅的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后泛指古字或汉代以前的文字。语本《汉书·艺文志》:“武帝末,鲁艺已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十篇,皆古字也。”[例]~是十分珍贵的。
△ 常用以代称汉代以前的古文字。

孔壁古文kǒng bì gǔ wéi

相传在孔子住宅的墙中发现的古文经书。后泛指古字或汉前的文字。《汉书·艺文志》:“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十篇,皆古文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