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产后病诊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产后病诊法

产后病诊法

新产后,由于气血骤虚,在生理上有一定改变,故在诊法上就有其特异之处,诊断时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必须结合三审。《张氏医通》说:“凡诊新产妇,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征津液之盛衰; 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乎饮食多少,以征胃气之充馁。”通过三审,然后再结合妊娠时情况,临产经过,产后卫生,产妇体质,产后脉象等综合分析,才能对产后病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验恶露: 主要是根据恶露量、色、质、气味的改变,辨其寒、热、虚、实。若恶露过期不止,量多,色紫红,质粘稠,多属血热。若恶露过期不止,量多色淡红,质稀,味腥,多属气虚不摄。若恶露或多或少,色紫红或夹有黄绿,粘稠如脓,恶臭难闻,伴腹痛发热者,乃为湿毒。若恶露量少或不下,色黯红,粘稠,有块,臭秽,伴有腹痛拒按,多属淤血内阻。
辨块痛: 新产后小腹疼痛,拒按,甚或结块,按之愈疼,此属淤阻胞中。若产后少腹疼痛,按之痛减,多为产后失血过多,胞宫空虚,胞脉失于濡养而致。
问二便: 若产后小便次数增多,甚至日夜数十次,或小便淋漓,不能自主,或睡中自遗,为产后小便频数,多属产后肺虚或肾虚,引起膀胱失约。若产后尿闭,小腹胀急疼痛,甚至坐卧不安,为产后小便不通。多属产后气虚、肾虚或气滞,引起膀胱气化功能失常。产后大便难,多为亡血伤津,肠道失于濡润所致。但也有因气虚努责,无力传导而致者,其证必兼气短自汗,以此为辨。
问乳汁: 乳汁为血所化,气血来源于脾胃水谷精微 若产后乳少,清稀,或乳汁自出,乳房不胀而软,食欲不佳,属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或产后失血较多所致。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血之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为冲任之虚弱无疑也。”若乳汁不下,乳房胀硬而痛者,则为气血壅滞,乳络不通之故,其证属实。若乳多胀痛而自溢者,则为肝火内盛所致。
问寒热: 若产后发热恶寒战栗,甚至壮热,面赤,烦渴,尿短赤,便秘,恶露秽臭,为感染邪毒。若发热不高,恶风自汗,多为阳虚。若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小腹胀痛拒按,为淤血停滞,阻碍气机,营卫失调。《产育宝庆集》:“产后乍寒乍热者何?……阴阳不和,败血不散,皆令乍寒乍热。”若产后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疼痛,无汗流涕,为产后外感风寒之邪,营卫不和。若发热重,恶寒轻,为外感风热之邪。若产褥期正值炎夏,居室闭塞,衣被过多,发热头痛,烦渴,呕恶,甚至手足厥冷,为产后中暑。
产后脉象: 产后气血两虚,其脉贵在缓滑,因缓者不为气夺而急促。滑者,不因血去而枯涩。如《脉经》云:“妇人新生乳子,脉沉小缓滑者生,实大坚弦急者死。”但也可因阴血偏虚,阳气易浮而出现洪数之脉,然洪数之中必兼和滑之象,非若实大弦牢之脉。常须识此,方不致误。

☚ 产后病   产后病治疗大法 ☛
000190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