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姜夔《疏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姜夔《疏影》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①此指苔梅。《武林旧事》云:“苔梅有二种,一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上,苔如绿丝,长尺余。”范成大《梅谱》谓绍兴、吴兴一带多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②“翠禽小小”二句,用赵师雄于罗浮山遇梅花仙女的典故。《龙城录》载:“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所见盖花神。月落参横,惆怅而已。”③“客里相逢”,即为漂泊知遇;“篱角黄昏”,喻冷落、迟暮的环境。“无言自倚修竹”,化用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④“昭君”二句:用西汉宫女王嫱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故事,寄托词人怀乡情怀。⑤“想佩环”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写王昭君“环佩空归月夜魂”的诗句。幽独,幽静而孤独。⑥“飞近蛾绿”,形容梅花飘落在美女的黛眉上。此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⑦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这里借指梅花。“安排金屋”:用汉武帝故事,武帝少时,曰:“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此指对梅花要象对美女那样怜惜爱护。⑧玉龙,笛名。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句。⑨恁(nen)时,那时。幽香,指梅花。横幅,画幅,这里写梅影映在窗上,犹如一幅图画。

【译文】 有只小小的翠鸟,栖息在苔梅枝上,与洁白如玉的花朵同眠同宿。在异地他乡,我见到梅花,如逢故友:可她象幽居的美女,在黄昏时分、斜倚竹篱,默默忧愁。就象王昭君不习惯北方沙漠地区的生活,常常暗中思念江南的故土。当夜静月明时,会听到佩环声响,那是昭君的魂灵归来,托寄在幽独的梅花上,找到归宿。

我又想到含章殿里,梅花飘落在寿阳公主的黛眉上,为睡姿增添几分妩媚。千万莫学无情的春风,毫不怜惜娇美的花朵,而要学刘彻做好金屋,供美人居住。可恨春风吹来,还是无情地让梅花凋谢,随波漂泊。更怨那笛声凄哀,吹奏《梅花落》。若等梅花落尽时,再觅她的芳香,那只有看小窗映上梅枝的疏影,起舞婆娑。

【集评】 宋·张炎:“《疏影》前段用寿阳事,此皆用事不为事所使。”(《词源》卷下)又:“白石《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真,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同上)

清·张惠言:“此章更以二帝之愤发之,故有昭君之句。”(《词选》)

清·周济:“此词以‘相逢’、‘化作’、‘莫似’六字作骨,‘莫似’五句,言其不能挽留,听其自为盛衰也。”(《宋四家词选》)

清·许昂霄:“别有炉韛熔铸之妙,不仅以隐括旧人诗句为能。‘昭君不惯胡沙远’四句,能转法华,不为法华所转。”又云:“宋人咏梅,例以弄玉、太真为比,不若以明妃拟之尤有情致也。胡澹庵诗,亦有‘春风自识明妃面’之句。‘还教一片随波去’二句,用笔如龙。”(《词综偶评》)

近代·俞陛云:“《疏影》曲,叔夏言其‘用事不为事所使’,诚然。但其意不仅用明妃、寿阳事,殆以两宫北狩,有故主蒙尘之感,故云花片随波,胡沙忆远,霜塞玉鞭之慨。转头处即言深宫旧事,与《暗香》曲‘旧时月色’相应。否则落花随水及‘玉龙哀曲’句与寿阳何涉耶?”(《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现代·俞平伯:“此系白石自度曲,二首均咏梅花,蝉联而下,似画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咏石湖梅,回忆西湖孤山千树盛开,直说到‘片片吹尽也’。第二首即从梅花落英直说到画里的梅花。……上首多关个人身世,故以何逊自比。下首写家国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宫等等为喻。”(《唐宋词选释》)

现代·缪钺:“姜白石所以独借梅与荷以发抒而不借旁的花,则是由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品最清;梅花凌冰雪而独开,其格最劲,与自己的性情相合。而白石之词格清劲,也可以说就是他人格的体现。刘熙载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不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艺概》卷四)也指出姜白石词的风格类似梅花”(《灵溪词说》)

【总案】 前一首《暗香》以“香冷入瑶席”拍合题目,此首《疏影》则以“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为点睛之句。二首皆写夜晚梅花之形态、香气,突出了梅花高洁而幽独的品格。这首《疏影》构思奇特,连用五个典故、取历史上五位美女来比喻映衬梅花,的确是“自立新意”。


唐宋词之姜夔《疏影》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姜夔《疏影》

《疏影》

苔枝缀玉1。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2。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3。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4。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5。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6。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7。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8。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9



【释】

1.此指苔梅。《武林旧事》云:“苔梅有二种,一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 一种出越上,苔如绿丝,长尺余。”范成大《梅谱》谓绍兴、吴兴一带多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

2.“翠禽小小”二句,用赵师雄于罗浮山遇梅花仙女的典故。《龙城录》载:“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所见盖花神。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3.“客里相逢”:即为漂泊知遇。“篱角黄昏”:喻冷落、迟暮的环境。“无言自倚修竹”,化用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4.“昭君”二句:用西汉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故事,寄托词人怀乡情怀。

5.“想佩环”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写王昭君“环佩空归月夜魂”的语句。幽独:幽静而孤独。

6.飞近蛾绿:形容梅花飘落在美女的黛眉上。此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

7.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这里借指梅花。“安排金屋”:用汉武帝故事,武帝少时,曰:“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此指对梅花要像对美女那样怜惜爱护。

8.玉龙,笛名。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句。

9.恁(音nen)时,那时。幽香,指梅花。横幅,这里写梅影映在窗上,犹如一幅图画。



【译】

苔梅须如绿丝,

上缀着晶莹碧玉,

有只小小的翠鸟,

在枝上栖息。

梅花呀!我与你

客里相逢,一见如故,

而你,却像个美女,

在篱角日暮,

无言独倚着修竹。

你可是那王昭君,

不习惯北漠习俗,

默默念忆

江南故土?

月夜时可听到

佩环的鸣舞?

那是你——

化作了梅花

不胜幽独。



还记得南朝深深的宫帏,

梅花飘飞

在寿阳公主的黛眉。

不要像春风无情,

全不顾,花儿娇美,

要像刘彻汉武,

早早安排好

她居住的金屋。

然而,春风呀!

还是将梅花吹落,

飘荡随波,

更怨那笛曲

哀哀怨怨

不绝如缕。

若等梅花落尽,

重觅她的芳香,

她呀!只有几枝疏影映上窗户,

化作一条横幅画图。



【评】

此首与《暗香》“均咏梅花,蝉联而下,似画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咏石湖梅,回忆西湖孤山千树盛开,直说到‘片片吹尽也’。第二首即从梅花落英直说到画里的梅花。……上首多关个人身世,故以何逊自比。下首写家国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宫等等为喻”(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姜白石之所以“独梅与荷以发抒而不借旁的花,则是由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品最清;梅花凌冰雪而独开,其格最劲,与自己的性情相合。而白石之词格清劲,也可以说就是他人格的体现。刘熙载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不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缪钺《灵溪词说》)。

此词连用历史上五位美女来写梅花:“翠禽小小,枝上同宿”用赵师雄于罗浮山遇梅花仙女典故;“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用杜诗《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化用后形象更为孤高清冷;“昭君不惯胡沙远”用王昭君故事,“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更进一步用杜甫写昭君诗:“环佩空归月夜魂”;“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公主梅花妆之典;“早与安排金屋”,用汉武少时金屋贮娇故事。

结句“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最为高妙。由景入画,凝视甚久,如梦如幻也。


姜夔《疏影》原文和赏析 - 宋词三百首 - 可可诗词网

姜夔《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指梅花像玉一样缀在梅枝。“有翠禽”二句:据《龙城录》云,隋人赵师雄在广东罗浮,天寒日暮,在松林中遇一美人,同至酒店饮,有绿衣童歌舞助兴。师雄醉寐,拂晓醒来,发觉自己是在大梅树下,起视梅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原来美人是梅花神,绿衣童乃翠鸟所化。翠禽,翠绿色的鸟。客里相逢:出门在外作客时与梅相遇。“无言”句:语出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修竹,高长的竹子。昭君:王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昭君村)人,元帝时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汉求和亲,昭君远嫁匈奴。胡沙:北方大沙漠。“想佩环”二句:语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咏昭君诗:“画图省(xing)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环佩,衣上所系的玉饰,此代指昭君。“犹记”三句:用南朝宋武帝刘裕女寿阳公主事。“寿阳公主人日(阴历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那人,指寿阳公主、蛾绿,指女子美丽的眉毛。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本用以形容美女,此代指梅花。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诗:“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金屋:汉武帝幼时,姑母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他:“好否?”他答:“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汉武故事》)这句是把梅花比作美人,应当护持珍爱。玉龙哀曲:玉龙,笛子名。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恁(nen)时:那时,指梅花落时。

【鉴赏】

《疏影》是《暗香》的姊妹篇。虽同是咏梅,但各有千秋。

词的上阕刻划梅花的形态气质。“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词人一开始就把一枝婀娜多姿的梅花图描摹在读者眼前:碧绿的梅枝,洁白如玉的梅花,翠色的小鸟,衬托上蓝色的天空,色彩协调,动静相生,画面感很强。“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梅树描写成高洁独处的美人。她见弃于“篱角”,说明她不被重视、备受冷落;日暮黄昏,更添无限凄凉;禽鸟还能双宿双栖,她却是“无言自倚修竹”,宛然一个姿容绝代、而又无限悲凄哀怨的失意佳人形象。形神兼备,含情欲活。词人与梅花“客里相逢”,自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了。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以昭君写梅魂,深入揭示她的精神气质;昭君远嫁异乡,但念故国,“暗忆”与“无言自倚修竹”相绾合,透露了难言之隐。她虽然客死异乡,但魂魄在明月之夜来归故国,“佩环”二字,叮咚有声,非常形象。“化作此花幽独”,想象奇特,把昭君与梅牵合到一起,点明梅是昭君的魂魄所化,写昭君即是写梅,别有深意。

词的下阕写梅的身世遭遇。“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这是由南朝刘宋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所引起的联想。公主熟睡之时,梅瓣悄悄落在她美丽的眉毛近边,产生了“梅花妆”的佳话。“莫似春风,不管盈盈”,不要像无情的春风摧残娇媚的梅花,要像呵护美人一样呵护她,“早与安排金屋”。写词人的惜花之心、护花之意。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写梅花的飘零凋落。词人徒有惜花之心,而无护花之力,于是连《梅花落》的曲子也怨恨起来了。“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到那时,梅花凋零净尽,再度寻觅,“已入横幅”,芳姿留影,只能在追忆中无限哀伤了。

如果说《暗香》主要是抒发个人的身世感慨的话,那么《疏影》则更多的是慨叹家国之恨了。词人以昭君为梅魂进行精心刻画,强调她的“不惯胡沙”、“忆江南江北”、“佩环夜归”等精神境界,通过梅的这种精神,表现词人对父母之邦的热爱。同时又通过零落的命运,表现了一种生不逢时、不被重视的凄凉哀怨。

《疏影》里用典很多,化用了许多前人的诗句,但是用得贴切自然,毫无堆砌牵强之感。张炎说:“词用事最难,要体认著题,融化不涩。如白石《疏影》——皆用事不为事所使”(《词源》)。

《暗香》与《疏影》既能独立成篇,又可联袂入境,离则独秀,合则双璧,可见词人惨淡经营,匠心独运。这两首词颇受人们称赞。许昂霄云:“二词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树玲珑,金芝布护”(《调综偶评》)。周济云:“惟《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与稼轩伯仲”(《介存斋论词杂著》)。


姜夔《疏影》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姜夔《疏影》

《疏影》·姜夔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范成大赞赏姜夔的《暗香》、《疏影》两首词,于是赠以侍婢小红。姜携小红归吴兴,过垂虹时,在大雪中赋诗: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很有点扬扬得意的神气(事见《砚北杂志》下)。

本来这首词并不难懂,也没有寄托什么“君国之思”。作者只是明明暗暗地运用一些典故,为梅花的姿态进行勾勒罢了。

开头的“苔枝”指梅的枝条,因为上面长着苔藓; “缀玉”指梅花开在枝头; “翠禽小小”两句,说树上栖宿着小鸟。“客里相逢……自倚修竹”,句中递入作者自己。姜夔是到范成大家作客,在范家看到梅花,所以说“客里相逢”;梅树旁边还长着竹子,所以又说“无言自倚修竹”。暗用了杜甫《佳人》诗: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诗意。“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梅花是犯寒而开的,使人很容易想象它是一位在严寒的北方呈现特有丰姿的美人;而昭君正是远嫁匈奴,生活塞外,所以便拿来比附。之后,立即笔锋一转,说昭君是“暗忆江南江北”,而且“月夜归来”以后,便“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日睡在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上,成五色花,拂之不去,以后宫女就学着在额上作梅花妆了。“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意说梅花开在寒冬,春天本来不去管它;“早与安排金屋”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来表示对梅花应该特别珍惜。以下,又由寿阳公主梅妆而想到梅花的飞坠。“一片随波去”,写出梅花逐水漂流; “玉龙哀曲”,因古乐府《江南弄》中有《龙笛曲》,传说此曲奏时声似龙吟,故名。最后,转到画幅里的梅花。意思是说,等到梅花落尽,枝头上看不见它了,假如要寻觅它的踪迹,那只有到小窗上的横幅之中——画着梅花的画图,细细欣赏它那幽艳丰姿了。


唐宋词之《姜夔《疏影》》原文、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姜夔《疏影》

姜夔《疏影》姜 夔

姜 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11)

注释 ①苔枝:长满苔藓的枝条。缀玉:树枝上点缀着洁白如玉的花朵。②“有翠禽”二句:化用一则神话故事。《类说》引《异人录》(一说《龙城录》)说:隋开皇年间,赵师雄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在树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酌,旁边有绿衣童子笑歌戏舞。师雄醉后入睡,天明醒来,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所见盖花神。月落参横,惆怅而已。原来赵师雄所见到的美女乃是梅花之神,而那个绿衣童子天亮以后就化作枝上翠鸟。③“无言”句:化用唐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④昭君:名王嫱,汉代宫女。汉元帝把她远嫁匈奴,居留北方边塞沙漠之地。⑤“想佩环”二句:意谓梅花乃千古佳人昭君灵魂所化。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⑥“深宫旧事”三句:化用寿阳公主故事。《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蛾绿,指眉黛。⑦“莫似春风”二句:指不要像春风那样无情无义,丝毫不照管美丽的梅花。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这里代指梅花。《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⑧安排金屋:指对梅花加倍珍惜,早早进行保护。《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年少的时候,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他,娶这样的媳妇如何? 刘彻答:好!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⑨玉龙哀曲:指笛曲《梅花落》。玉龙,笛名。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句。⑩恁:代词,那。(11)横幅:画幅。此谓画里梅花。

鉴赏 《疏影》与《暗香》同咏梅花,可谓姊妹篇。《暗香》借咏梅而抒发怀人之情,人多谓其寄意遥深;《疏影》的主旨,前人众说纷纭,差别很大:一说感徽、钦二帝被虏,寄慨偏安,一说为范成大而作,一说怀念合肥旧欢,其中以第一说流传最广。张惠言在《词选》中说:“此章更以二帝之愤发之。”郑文焯在其所校《白石道人歌曲》中说:“此盖伤二帝蒙尘,诸后妃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发言哀断。考王建《塞上咏梅》诗曰:‘天山路边一枝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白石词意当本此。”刘永济在其《词论》中进一步指出:“白石《暗香》《疏影》,则通首取神题外,不规规于咏梅。‘昭君’句,用徽宗在北所作《眼儿媚》词‘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也。”第二说也始自张惠言,他在《词选》中说:“时石湖有隐退之志,故作此二调以沮之。”第三说见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予又疑白石此词亦与合肥别情有关。”然而细读此词,觉得这几种说法皆有牵强之处。盖《疏影》融入了多种情思,既有伤今怀古的感慨,又有身世飘零的悲哀,国恨家仇亦在其中有些许表露。

词人笔下的梅花的形象是优美的,他从梅花的姿态、神韵、品格等方面立体地表现了梅的清幽高洁。“苔枝”三句,借用赵师雄遇见梅花之神的典故描写了梅的形影之美。“缀玉”比喻梅花朵朵盛开,如同长满苔藓的枝头上点缀着晶莹的玉石,而站在梅枝上的小小翠鸟,恰似赵师雄所看到的伴舞的绿衣童子,此典故为这首词增添了一种美丽浪漫的气息。接着“客里相逢”三句,描写了梅的神韵之美。杜甫笔下的佳人,有一种坚贞而又顽强的精神,越是孤独,越是寂寞,越要独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这里把梅比作离群索居的佳人,正是要表现梅的卓绝的品格,把梅人格化,赋予了它人的道德操守。词人的思绪由佳人而想到了远嫁匈奴的王昭君,梅不再是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化作了昭君思念中与故乡相关的一个象征,永远存留在她的回忆里。“昭君”两句写尽了怀乡思国之情,有人以为影射被金人掳走的徽、钦二帝的去国之悲,并非完全无中生有。也许仅仅写梅是昭君思念故土的象征还不足以展现梅的精神世界,在词人眼里,它就是昭君人格的化身。杜甫《咏怀古迹》写王昭君有“环佩空归月夜魂”之句,“想佩环”两句即化用杜诗,赋予梅高贵的气质和幽雅的情怀,使昭君与梅的形象交相辉映。仿佛在凄清的月夜里,昭君魂魄归来,化作亭亭玉立的梅树,清幽、孤独,这是多么美好的意境。

万玉图 【明】 陈录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下阕写了梅花的坎坷际遇。首三句描写梅花的飘落,化用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表达对梅花凋零的惋惜之情。“犹记”二字笔力深厚,大有述说历史的庄重口吻。“飞近蛾绿”意态轻盈,写尽梅花飘落的旖旎风情。“莫似”三句抱怨春风的无情,盈盈的梅花是娇艳动人的,然而催发万物的春风却不管这些,只管将梅花片片吹去,令人无限伤感。于是,为了表示对梅花的怜惜,他要造座金屋,将梅花深藏起来。这里化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与寿阳公主的故事一脉相承,皆回应“犹记深宫旧事”一句。尽管有对梅花的千般怜爱,然而它们终究要随波逝去,“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的惆怅在那哀怨的《梅花落》笛曲里流露得更加分明。所有的情思,化作“重觅幽香”的行动,在梅花飘零已尽的时刻,再去寻觅它的幽香倩影。现实中的梅花丽姿已去,唯有小窗间的画幅上还存留着它的遗迹。错过了它盛开的最好的时光,寻觅便不再有任何意义。词以倩影入画收结,戛然而止,忧伤之情绵绵不绝。

这首词咏梅花,开始从梅的外形入笔,接着写其神韵,又深入其内在精神世界,层层递进,刻画了梅的品格、命运、遭遇。其对典故掌握得圆熟自如,化用得了无痕迹,足以增加这首词的深沉的内韵。以此词为姜夔代表佳作,实无愧耳。(常迎春)

集评 宋《张炎:“词用事最难,要体认著题,融化不涩。如东坡《永遇乐》云:‘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用张建封事。白石《疏影》云:‘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事。又云:‘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用少陵事。皆用事不为事所使。”(《词源》卷下)

明《卓人月:“启母化石,虞姬化草。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化而为梅,不亦宜乎?”(《古今词统》卷一五)


古代诗歌之姜夔《疏影》全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姜夔《疏影》

姜夔《疏影》



苔枝缀玉1。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2。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3。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4。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5。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6。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7。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8。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9

【注释】

1.此指苔梅。《武林旧事》云:“苔梅有二种,一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上,苔如绿丝,长尺余。”范成大《梅谱》谓绍兴、吴兴一带多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

2.“翠禽小小”二句,用赵师雄于罗浮山遇梅花仙女的典故。《龙城录》载:“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所见盖花神。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3.“客里相逢”:即为漂泊知遇。“篱角黄昏”:喻冷落、迟暮的环境。“无言自倚修竹”,化用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4.“昭君”二句:用西汉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故事,寄托词人怀乡情怀。

5.“想佩环”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写王昭君“环佩空归月夜魂”的语句。幽独:幽静而孤独。

6.飞近蛾绿:形容梅花飘落在美女的黛眉上。此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

7.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这里借指梅花。“安排金屋”:用汉武帝故事,武帝少时,曰:“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此指对梅花要象对美女那样怜惜爱护。

8.玉龙,笛名。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句。

9.恁(音nen)时,那时。幽香,指梅花。横幅,这里写梅影映在窗上,犹如一幅图画。

今译



苔梅须如绿丝,

上缀着晶莹碧玉,

有只小小的翠鸟,

在枝上栖息。

梅花呀!我与你

客里相逢,一见如故,

而你,却象个美女,

在篱角日暮,

无言独倚着修竹。

你可是那王昭君,

不习惯北漠习俗,

默默念忆

江南故土?

月夜时可听到

佩环的鸣舞?

那是你——

化作了梅花

不胜幽独。



还记得南朝深深的宫帏,

梅花飘飞

在寿阳公主的黛眉。

不要象春风无情,

全不顾,花儿娇美,

要象刘彻汉武,

早早安排好

她居住的金屋。

然而,春风呀!

还是将梅花吹落,

飘荡随波,

更怨那笛曲

哀哀怨怨

不绝如缕。

若等梅花落尽,

重觅她的芳香,

她呀!只有儿枝疏影映上窗户,

化作一条横幅画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