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女真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女真文 金朝女真人参照汉字与契丹学创制的一种文字,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两种。大字由完颜希尹和叶鲁奉太祖阿骨打之命所创,在天辅三年(1119)正式颁行。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又创制了一种笔划更为简省的新字,称女真小字。于皇统五年(1145)颁行。熙宗曾诏令:女真、契丹与汉族官吏任命的诰书,都各自用本民族的文字书写。契丹、汉与女真字皆为官方的通用文字。金亡后,东北地区仍有少数人继续使用女真字,至明代中叶渐废。金代曾用女真文翻译了大量的经史等汉文书籍,但均已失传。现传世女真文字仅有一种,其属大字还是小字,学术界尚无定论。此文字见明代四夷馆所编《华夷译语》中所收的“女真馆来文”。“女真馆杂字”,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及金代石刻。金著名石刻有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的《大金得胜陀颂碑》(今吉林拉林河石碑崴子)、以及《海龙女真国书摩崖》、《奥屯良弼饯钦碑》、《奥屯良弼诗碑》、《宴台女真进士匙名碑》、《庆源郡女真国书碑》(朝鲜》、《北青女真国书摩崖》(朝鲜)和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黑龙江口特林地方的《欶修奴儿干永宁寺记碑》。此外,还有镜缘、印侧、符牌等字数较少的各种铭刻。 女真文金代为记女真语而创制的文字。有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两种。金朝建国之初,太祖阿骨打即命完颜希尹和叶鲁创制本族文字。于是希尹等乃以汉字楷书为基础,参照契丹文的造字规则,创制了女真文字,于天辅三年 (1119)颁行,称为女真大字。熙宗天眷元年(1138),又创制了一种笔画简省的新字,称为女真小字,于皇统五年(1145)开始使用。其后,女真大、小文字并用。金亡后东北一些女真人仍沿用,明中叶渐废。 女真文金代女真人使用的文字。有大字、小字两种。“女真大字”由完颜希尹、叶鲁奉金太祖之命创制,天辅三年(1119)颁行。以汉字楷书为基础, 参照契丹文的创制方法, 或加减笔画或直接取用契丹字。天眷元年(1138)又制“女真小字”颁行, 皇统五年(1145)后,两种文字并用。金亡后东北少数女真人仍沿用,明中叶渐废。大体分表义文字、表音文字和音义结合的文字三类。现存女真文有文献和碑铭。文献仅有明代《华夷译语》 中的《女真馆来文》和《女真馆杂字》,碑铭中以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海西爱河卫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和明指挥使罕失)永乐十一年(1413)的《奴女真文儿干永宁寺碑》为著名。 女真文金朝女真人仿契丹文和汉文所制的文字。有大字、小字两种,大字颁于金太祖天辅三年(1119),小字颁于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现传世的女真字只有1种,是大字还是小字,学界尚无定论。现存女真文碑、碣、墨迹、资料有《大金得胜陀颂》(吉林扶余)、《女真进士题名碑》(河南开封)、《海龙国书摩崖》 (吉林海龙)、《女真字文书》(西安碑林)及明四夷馆编《女真译语》等。金灭亡后,女真文在华北即不使用。在东北直用到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民间才改用蒙文。努尔哈赤起兵之初曾使用过此种文字,后命额尔德尼等创制满文,女真文遂废止。 女真文我国历史上女真人的文字。是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和叶鲁以汉字楷书为基础、参照契丹文的创制方法制成的。天辅三年(1119)颁行。之后,金熙宗完颜亶又制一种女真字,天眷元年(1138)颁行,皇统五年(1145)后两种文字并用。为了区别,称前者为“女真大字”,称后者为“女真小字”。但这两种字本身的区别,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金代女真文文献早巳失传。保存到现在的女真文文献,主要是用一种与汉字相似的单个字写成的。但也发现有把两个字并写在一起或是把两个字上下叠写在一起的女真文。这种并写或叠写的女真字类似契丹小字,因此学术界有人认为这就是女真小字。女真字采用汉字笔划,字体为方块形。早期的女真文有直接采用汉字、契丹字字形的,但多数是在汉字、契丹字的字形上加笔、减笔、变形或参考原音、原义的方法制成的。一般认为女真文的文字是表意字,后来为了适应女真语的语言特点,创制了词干字和词缀字,最后发展为拼音文字,也就是金熙宗完颜亶所制的女真小字。金世宗完颜雍以后,废除了并写、叠写,统一使用单写。女真文上下直书,移行从右向左,常以间隔断句或加“V”号表示段落。女真文创制后,主要用于官方文件,12世纪后期才以女真文翻译汉文经书。1234年金朝灭亡以后,女真文仍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中通行。直到15世纪中叶逐渐废弃。流传下来的女真文文献主要有明永乐五年(1407)四夷馆编辑的《女真译语》,其中有“杂字”和“来文”两部分。“杂字”是词汇的辑录,包括女真字、汉义及汉字注音。“来文”以移录当时东北各卫、所女真官吏向明朝进贡的表文。在石刻方面,已发现10处碑碣、摩崖。其中以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和明永乐十一年(1413)的“奴儿干永宁寺碑”最为著名。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现不少墨迹资料,其中有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题壁、墨书题字、墨画题字等,以及陕西省西安碑林石台孝经中发现的《女真字文书》残页。这都是女真文的手迹,后者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女真文抄本。清代中叶以后,女真文才为学者注意,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