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佛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公元前6至5世纪,释迦牟尼创于古印度。属当时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之一。主要教义是“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认为人生无常、充满苦难、世界虚幻不实。“苦”的根源是前生“造恶”与今生贪、瞋、痴等。故造成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主张依佛教义修行,断绝俗念,才能解脱轮回,达到“涅槃”境界。释迦牟尼死后,佛教僧团因对其生前基本教义理解不同,分裂成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根本二部);公元前后,产生大乘佛教(称以前佛教为小乘);7世纪出现密者。 佛教原仅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始南传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近世又传入欧美各国。 中国佛教始流行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 佛教传入中国后渐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融合,并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净、密等县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当今中国傣族地区、斯里兰卡、中印半岛的佛教,以小乘为主,属巴利语系佛教;中、日、朝、越,以大乘为主,属汉语系佛教;中国西藏、内蒙、蒙古属藏语系佛教。 印度佛教在13世纪后渐消失。对中国文化有极深远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