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weiwuzhuyi he jingyan-pipanzhuyi

1908年列宁为批判马赫主义及其在俄国的追随者,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而写的重要哲学著作。编入《列宁全集》第14卷。著作中列宁对不可知论、经验一元论、经验符号论、物理学唯心主义等观点进行了解析批判,同时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根据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论述,进一步提出了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明确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活动中的根本区别。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给物质下了科学的定义,说明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列宁还提出了认识论的三个结论,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在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同时,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列宁提出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及其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批判了马赫主义否认实践标准的观点。列宁还揭露了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分析了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根源。论证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指出哲学是有党性的,并把它贯穿于整个著作的始终。这部著作完成了在理论上、思想上粉碎马赫主义企图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 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全名《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列宁的主要哲学著作。写于1908年。1909年发表。编入《列宁全集》第14卷。本书系统地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经验一元论和经验符号论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制定了科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依据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想,提出从物到感觉到思想和从思想到感觉到物的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以及认识论的三条重要结论:1.物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地存在着;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只有已经认识和尚未认识的差别;3.要辩证地思考,即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阐述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等原理,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地论证了空间和时间、因果性、自由和必然、经验、感觉等重要范畴。从哲学上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及其革命意义,指出了自然科学领域中唯心主义的危害性。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一整块钢铁铸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阐述了哲学的党性原则,以及如何区分不同哲学派别、坚持哲学党性的方法论原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斯大林认为这部著作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点(认识论)的综述。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全名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对哲学的批判)》。列宁于1908年为反击和批判俄国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进攻而写的著作。编入《列宁全集》第十四卷。本书在总结和概括了自恩格斯逝世以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和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系统地揭露和批判了流行于俄国的马赫主义(即经验批判主义)及其各个变种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实质。在书中,列宁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理,并给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经典性定义,指出 “物质” 的惟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提出了哲学认识论两条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并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重要结论,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在现象和自在之物(本质)之间没有原则差别而只有已经认识和尚未认识的差别,人的认识是从不知到知以及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辩证发展过程。书中还论证了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彻底批判了马赫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指出了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以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原理;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关于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批判了俄国马赫主义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揭露了他们所标榜的“中立”和“无党性”的虚伪性; 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整块钢铁铸成的,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这里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揭示了当时物理学领域中出现的所谓“危机”的实质,说明了自然科学上的唯心主义所带来的危害性,指出自然科学家要做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此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哲学笔记 ☛
000037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