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花粉蛋白中期妊娠引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花粉蛋白中期妊娠引产

天花粉蛋白中期妊娠引产

天花粉蛋白是从新鲜栝楼(属葫芦科植物)中提取的,将它注入羊膜腔内或肌内,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称为天花粉蛋白中期妊娠引产。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中药天花粉有治“胞衣不下”的作用。1964~1969年国内对天花粉进行初步提取,与牙皂共同制成天皂合剂,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引产剂量为90mg(天花粉60mg,牙皂30mg),塞入阴道,作用显著,但偶有严重药物副作用。1970年将天花粉进一步提纯,去掉牙皂,制成天花粉蛋白粗提物针剂(商品名注射用天花粉)。1973年制成精制天花粉蛋白针剂(商品名注射用精制天花粉蛋白),除去了大部分杂质,减少致敏成分,降低了用药剂量。以上两种针剂皆供临床应用。给药途径改为肌内及羊膜腔内注射。精制天花粉蛋白及结晶天花粉蛋白皆是由19种氨基酸组成的。由于药物的提纯及用药途径的改进,使吸收量稳定,药物剂量降低,引产效果有所提高,引产时间也相应缩短。1981年已制成天花粉蛋白结晶针剂,现已在临床试用。
通过常规先做过敏试验,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并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天花粉蛋白适用于妊娠12~24周需终止妊娠者,以及死胎、过期流产等。此外,对输卵管妊娠,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腹腔妊娠、植入性胎盘等滋养层细胞有关的疾患也有治疗作用。此法的优点是有效率高、阴道出血少、胎盘排出完整率高、较安全、经济、药源广等。目前在抗早孕方面也取得一定效果。
作用机理 通过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药物在体内分布及引产作用机理,证明肌内注射天花粉蛋白后,迅速吸收入血液并分布到各主要脏器,16小时后药物浓度明显下降,大部分由尿液排出。羊膜腔内注射后,药物高度集中于羊水及胎儿血液中,流产时随羊水及胎儿排出体外。
胎盘病理变化: 肌内注射天花粉蛋白粗提物针剂,可迅速引起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电镜下观察到合体滋养层细胞质内,糙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的变化最为明显。轻度变性时,糙面内质网上面的核糖体颗粒迅速消失。线粒体出现凝缩或肿胀;坏死时,内质网和线粒体则完全破坏。细胞滋养层细胞病变较轻。此外,在坏死区往往出现绒毛间隙中纤维蛋白沉着,这可能是由于滋养层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凝血,由此造成循环障碍和进一步组织坏死。螺旋动脉则因血流受阻而怒张。与胎盘绒毛相邻的蜕膜组织坏死程度较轻。由于药物在体内各脏器的分布量无明显差异,而滋养层细胞损伤最明显,提示药物对滋养叶细胞有专一性。羊膜腔内注射天花粉蛋白的胎盘病变与肌内注射者基本相似,但较轻,主要限于绒毛膜板下。
胎盘激素的变化: 不论肌内或羊膜腔内注射天花粉粗提物针剂后数小时内,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均迅速降低,注药后24小时已低于原来水平的一半,至第4日已接近于零。尿孕二醇及雌三醇(用气液层析仪测定),往往于注药当日或其后1~3日有回升现象,随后逐渐下降,在胎儿排出前达最低点。这些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注药后,孕妇的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受到损害,严重干扰了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注射天花粉蛋白后,当出现规则宫缩时,羊水内前列腺素量即明显增加。药物导致流产的因素有:
❶由于注药后引起胎盘的广泛损伤,使继续维持妊娠的激素显著下降,子宫肌层处于孕酮阻断状态,增加了对前列腺素的反应性。
❷由于天花粉蛋白对蜕膜组织的损害,促使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增加。
❸使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可使怀孕小鼠延迟或阻止流产,提示前列腺素和宫缩发动有关。
❹动物试验提示天花粉蛋白有增强子宫收缩作用。总之,在天花粉蛋白影响下,子宫肌肉兴奋性逐步提高,宫缩逐渐加强,发展到正规宫缩,导致流产。在机理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禁忌证 对天花粉蛋白过敏; 有明显出血倾向及凝血功能障碍;心、肝、肾疾患伴有功能不良;疾病急性期;妊娠24周以上;精神病或智力障碍,不能正确表达情意者。对过敏体质如有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支气管哮喘者慎用。
给药途径和剂量
❶肌内注射法。适合于妊娠12~24周需终止妊娠者。
❷羊膜腔内注射法。适合于妊娠16~24周者。用生理盐水或羊水2ml缓慢溶解天花粉蛋白针剂,再注入羊膜腔内。穿刺方法见羊膜腔穿刺术条目。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引起子宫腔感染。以上两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缺点。肌内注射方法简便,不会引起强烈宫缩,痛觉轻微,子宫颈口逐步开放,软产道损伤少,特别适宜于子宫上有疤痕者(如剖腹产史)。缺点是引产时间较长,药物注射区有疼痛感,药物副作用较为明显。羊膜腔内注射法操作较复杂,流产时宫缩较强,软产道损伤机会稍多;优点是引产时间短,药物副作用较少。对某些脏器有慢性疾患,而又必须引产的孕妇,可用此法。


肌内注射天花粉蛋白粗提物后,血清hCG含量变化


天花粉蛋白是具有较强抗原性的植物蛋白 (分子量约为24000),易引起变态反应,故注药前须先行皮试。皮内注射天花粉蛋白粗提物0.1μg,20分钟后观察结果(见附1)。皮试有时会呈假阴性,因此皮试阴性后,仍需肌内注射试探性剂量0.2mg,经观察2小时以上,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如无高热、精神兴奋或萎靡、严重肌肉酸痛、过敏反应等,方可注射治疗剂量。天花粉蛋白粗提物针剂有效剂量为5mg,妊娠月份愈大,可适当增加剂量,但最多不得超过10mg。精制天花粉蛋白针剂有效剂量为2~3mg。为避免毒性反应,宜选用最低有效剂量。体重低于45kg者,剂量宜适当减少。两种给药途径引产剂量相同。
临床应用 受术者必需住院。注药48小时内宜卧床休息,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心音、心律、肝脾大小、精神状态(如精神萎靡或异常)、头痛、皮疹、鼻及牙龈出血等,每8小时1次。肌内注药后4~5日,胎动、胎心消失,可出现乳汁分泌,继而有宫缩,平均注药~流产时间为61/2日。妊娠月份大者,引产时间略长。娩出胎儿多为死胎。产后出血量少。如用药6~7日后,胎心已消失,但宫缩稀,无阴道出血或感染现象,可加用辅助措施,如子宫颈管内放置探条扩宫颈或静脉滴注催产素(5~20单位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如胎心未消失,宜改用其他方法如水囊中期妊娠引产。注射天花粉蛋白针剂1周后,血中可产生相应抗体,小部分人可持续数年之久,故从计划生育要求考虑,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宜避免重复应用;如必需重复应用时,应重行皮试及注射试探剂量。羊膜腔内注药后24~48小时出现宫缩,平均注药~流产时间4日左右。相同剂量,妊娠月份愈大,引产时间愈短。临产时宫缩较强,要防止软产道撕裂,娩出活胎儿占半数左右。一般不需加用辅助措施。两种天花粉针剂的引产效果皆在95%以上。
注意事项:
❶天花粉蛋白干粉对光、热不甚稳定,含水量高时,加速其变性,宜用生理盐水新鲜配制使用 (加蒸馏水有时呈微混胶体溶液,故不宜使用)。稀释时,生理盐水需沿玻璃安瓿壁向下流入瓶内,然后轻捻动安瓿溶解药物,冲击或摇动药粉容易发生沉淀。如有沉淀,不宜应用。
❷受术者必须常规先做皮试后再给药。皮试液制备: 天花粉蛋白粗提物针剂皮试剂量为0.1μg。取专供皮试应用的针剂,每安瓿含1mg粉剂,用生理盐水1ml溶解并混匀。自安瓿内抽取0.1ml,稀释到1ml,再抽取0.1ml,稀释到1ml,同法再稀释1次,即成每毫升含1μg的稀释液。于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0.1ml(0.1μg),用厘米尺测量并记录注射皮丘最大、最小直径,20分钟后检查皮丘变化情况。凡属下列任何一项者为皮试阳性: 风团平均直径(最大及最小直径之平均值)大于1cm,伴有或不伴有红晕; 风团平均直径较原注射皮丘之平均直径增大0.2cm,伴有或不伴有红晕;风团平均直径等于或稍大于原注射皮丘,伴有红晕;原注射皮丘变红。可疑阳性者,应于皮内注射同容量(0.1ml)生理盐水注射液作空白对照。
❸必须严格遵守注药的操作规程及观察方法。
药物副作用
❶全身反应: 肌内注射后6~8小时,体温超过38℃占60~80%,常伴有头痛,咽痛,关节酸痛,颈部活动不便等症状,2~3日后自行消失。精制天花粉蛋白的副作用略轻于天花粉粗提物。羊膜腔内注药的副反应明显低于肌内注药,可能与天花粉蛋白集中于羊膜腔内,进入母体循环量甚少有关。防治方法: 肌注天花粉蛋白,宜同时肌内注射长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60~80单位(给药后6小时起作用,持续24小时),次日加用1次;或肌内注射天花粉蛋白后同日开始口服强的松,每次5mg,每日3次,共3日;或于注药后6~8小时,开始口服安乃近0.5g及异丙嗪25mg,每日3次,连服2日。反应严重时,可随时肌注或静注地塞米松5mg,以上措施均能明显减轻副反应。
❷注射区反应: 肌内注药后,次日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3~5日后逐渐自然恢复。重者可用热敷、新鲜蒲公英捣汁或金黄如意散(膏)局敷,不需应用全身性抗生素等消炎药物。
❸心血管系统反应:偶有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游走心率、过早搏动等。治疗方法可用抗组织胺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量合剂等,一般可恢复正常。各种心律失常,给以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给氧气吸入。
❹药疹: 发生率为1~5%,多为散在性红色丘疹,以胸腹部为主,个别可布及全身,伴有痒感。偶有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可采用抗过敏疗法。
❺胃肠道反应: 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给予对症处理。
❻精神状态: 偶有精神萎靡,或由抑制转为兴奋,均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❼其他:注药后大多数孕妇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少数人尿中出现少量蛋白质。个别有血谷丙转氨酶增高,但可迅速自然恢复。少数孕妇凝血因子有暂时性降低,于流产前转为正常,妊娠24周以上发生率较高。
并发症
❶子宫出血。流产后出血量超过300ml的发生率为1 %左右。可由子宫收缩不良或胎盘部分剥离所致。少数由于天花粉蛋白引起滋养层细胞变性坏死,激活了凝血机制及轻度继发性纤溶。个别病人曾发生轻度DIC。为防止子宫收缩不良,可于胎儿排出后常规肌内注射催产素10~20单位,必要时给予静脉注射(加少量葡萄糖液稀释) 或滴注。也可肌内或静脉注射麦角新碱0.2~0.4mg,针刺合谷、三阴交穴。经上法处理无效,可用纱条填塞子宫腔。胎盘部分剥离引起的出血,宜即时清宫,取出胎盘组织。对发生DIC者宜用肝素、新鲜血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时切除子宫。
❷胎盘滞留伴有出血,需随时刮宫取出胎盘。发生率为5%左右。
❸软产道损伤。偶见于羊膜腔内注射者。流产后宜常规进行产道检查,如有裂伤需及时修补。
❹子宫感染。羊膜腔内注射时,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引起子宫腔内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应及时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积极控制炎症。
特殊稀有反应有些虽较严重,但如严格掌握禁忌证及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前作过敏试验及注射试探剂量,可减少其发生。用药后应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先兆症状,积极治疗。
❶胸闷、气急(其中个别病例伴有渗出性肺炎)。治疗可用地塞米松5mg或氢化考的松100mg加入高渗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或缓慢推注。氨茶碱0. 25g溶于50%葡萄糖液40ml内缓慢静脉注射。氧气吸入。
❷脑水肿。可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常用的有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之后每6小时给予5mg静脉或肌内注射,或用氢化考的松每日600~1000mg静滴。脱水疗法可交替使用晶体(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1小时左右滴完,每6~8小时应用1次)与胶体脱水剂(如人血浆200ml静滴、干血浆用125ml溶液溶解成高渗血浆静滴)交替应用;同时用利尿药物,静脉滴入能量合剂(10%葡萄糖液500ml内加正规胰岛素10单位,氯化钾1.5g,维生素B6 50~100mg,肌甙100~200mg,细胞色素C 15~30mg)。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严重脑水肿或伴有心肌损害而无禁忌证者,可酌情使用人工冬眠疗法。一般用冬眠1号(度冷丁100mg,冬眠灵50mg,非那根5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滴)。如有呼吸抑制,应避免使用度冷丁或减少剂量;如有肝脏损害,避免用冬眠灵,可选用冬眠4号(度冷丁100mg,非那根50mg,乙酰普马嗪20mg+10%葡萄糖液250ml)静滴; 如心率过快(>120次/分),宜减慢滴速或把氯丙嗪改为氢化麦角碱0.6~0.9mg。欲控制输液量时,可提高药物浓度(冬眠灵125~250mg,非那根125~250mg+10%葡萄糖液500ml),但宜减慢滴入速度。入眠后加用物理降温,使肛温降到35°~36℃。冬眠疗法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趋于抑制状态,降低机体对疾病的应激反应,降低组织代谢能量和氧的消耗,并使脑血流量减慢,脑体积缩小及颅内压减低。此外,还有保护中枢神经作用,减轻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负担,保护与蓄积体力,有利于机体抗病能力的恢复与增强。
❸休克。极个别病例于用药24~48小时内发生暂时性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轻者可自然恢复,重者应积极治疗,首先选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补充血容量,酌情使用血管收缩剂或血容量扩张剂。
❹肺水肿。罕见。可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脱水疗法、消炎药物、氧气吸入等。
❺肝脾肿大。静脉滴注10~20%葡萄糖液或氢化考的松100mg,能量合剂等。
☚ 芫花萜结晶中期妊娠引产   水囊中期妊娠引产 ☛
000076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