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迓鼓
袁于令 《西楼记》

全曲六句:5
△,4,4
△。7
△,7
△,8
△。〔大迓鼓〕有二式:一是《杀狗记·院君回话》,一是《琵琶记·金闺愁配》,区别在后三句,断句也不同。《杀狗》共四支,其第一支:“你结交恩义深,不知因甚,反面忘恩,我劝你不从听。霸王空有重瞳目,有眼何曾识好人。”第四句五字,断句;第五句可叶可不叶,末句七字。后来作者都从《琵琶》,遂成通行定式,前三句为一段,后三句为一段,第四句七字,末句八字。偶有例外,如《绣襦记·伪儒乐聘》四支,第四支末三句:“若使妄为些子事,空劳读数行书,蹈规循矩没是非。”末句七字,同《杀狗》;第五句改为六字折腰句。《玉簪记·诡媒》二支,第五句也作六字折腰句;《玉玦记·投贤》三支,有二支第五句改作上三下四式七字句,都极为少见。首句五字中藏韵,应须注意;《西楼记》另一支“汪汪泪数行”,也是藏韵。此种作法,实起于《琵琶》“非干(是你)爹意坚”、“姻缘虽在天”。后来作者,如《灌园记·君后授衣》二支,“多娇为你曹”、“妖娆解佩要”,《义侠记·训女》二支,“凝眸上翠楼”、“忘忧堂北头”,《蕉帕记·询医》二支,“年衰身似柴”、“休獃呆打孩”。〔大迓鼓〕叠用二至四支成套,一般用在一出戏的末尾;也有过场戏叠用两、三支,前加引子。《邯郸记·杂庆》叠用四支;《绣襦记·伪儒乐聘》叠用四支,前加引子;《东郭记·百工之事》叠用四支,后用〔清江引〕二支,这些都是叠用较多,场面热闹的戏。以〔大迓鼓〕为主的集曲有〔砑鼓娘〕,见《南词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