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都城纪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都城纪胜 都城纪胜笔记。题灌圃耐得翁撰。一卷,分十四类。其书记载当时都城(今浙江杭州)街坊店铺、园林建筑等颇详尽。其中“瓦舍众伎”部分对杂剧、诸宫调、傀儡戏、说话等新的民间艺术皆有所记叙,为研究文学史宝贵资料。有《武林掌故丛书》本。 ☚ 武林旧事 梦粱录 ☛ 都城纪胜 都城纪胜见“文言小说、笔记”类。 ☚ 东京梦华录 梦粱录 ☛ 都城纪胜 都城纪胜笔记。又名《古杭梦游录》。作者姓赵,名不详,署名灌圃耐得翁,一作灌园耐得翁。书前有宋端平二年(1235)的自序。全书共十四节。分别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街市店铺、园苑坊院、杂货商品、饮食娱乐等。其中《瓦舍众伎》节记载了杂剧、傀儡戏、影戏等民间技艺在瓦舍中的演出情形,并且对宋杂剧的体制、角色、表演的内容及影戏的制作等分别作了论述。 ☚ 上傅寺丞论淫戏书 梦粱录 ☛ 都城纪胜 《都城纪胜》作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之前的一部杂记体史书。作者姓赵,佚名,自称“灌 ☚ 东京梦华录 梦粱录 ☛ 都城纪胜笔记。宋耐得翁撰。不分卷。成书于端平二年(1235)。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十四目。杭州于北宋元丰前一万余家,而南渡后作为行都百余年,户口蕃息,增至百万余家。全书描述商业、市肆、饮食、作坊等繁荣景象,尤详于各色酒店、食品、点心以及民间娱乐、伎艺杂耍等,为研究社会经济、民俗之重要资料。有一九八二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刊行《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与本书之合刊本。 都城纪胜城镇志。宋耐得翁撰。一卷。得翁为南宋人,生平籍里不详。感于杭州繁荣明秀,特于端平二年(1235)撰成是编约万字。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十五目。食店目记南北食品、小儿戏剧糖果,瓦舍众伎目记杂剧及诸部、队、班等情况,道具、唱段、杂手艺等亦有详记,三教外地叙儒,佛、道三教情况。记事虽不及《梦粱录》、《武林旧事》赅备,亦足备考察当时之盛况,并可与其互相参证。有《四库全书》、《楝亭十二种》、《武林掌故丛编》本。今有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标点本,附《东京梦华录》后。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资参考。 都城纪胜 都城纪胜古代城市地理名著。南宋耐得翁撰。其曾寓游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据实地所见写成此书。全书一卷,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闹人、三教外地等十四门,详述临安城街坊、店铺、塌坊、学校、寺观、名园、教坊、杂戏等,反映出此一代名都的风貌,对于研究古都杭州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将《都城纪胜》附入《东京梦华录》标点出版。 ☚ 武林旧事 梦梁录 ☛ 都城纪胜 都城纪胜南宋笔记。又名《都城梦游录》。一卷。题灌圃(或作灌园)耐得翁撰。耐得翁(生卒年不详),姓赵,当为南宋宁宗、理宗时人,其身世事迹无考。书成于端平二年(1235)。宋自南渡以来,以临安为行都,杭州成为东南经济文化的中心,“人物繁盛,风俗淳厚,市井骈集”,其繁华几过于当年的汴京。耐得翁寓居杭城,目睹耳闻这些盛况,因而所记即以都会市井风貌为重点。 ☚ 岭外代答 西湖老人繁胜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