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计;大蓟◉ 大计dàjì 名 重要的计划;重大的事情。〈例〉~方针/ 百年~,质量第一/ 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会聚一堂,共商国家~。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大薊 大薊 dàjì 薊猶髻也,其花如髻,故名。菊科植物大薊的乾燥全草或根。主治吐血,衄血,血崩,帶下,腸癰。南朝梁· 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大小薊根》:“大薊主治女子赤白帶,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清·汪訒庵《本草易讀·大小薊》:“大薊根治吐衄崩漏。” 大薊 大蓟【同义】总目录 大蓟马蓟 大蓟herba cirsii japonici止血药。出《本草经集注》。见《抱犊集》。又名千针草、野红花(《本草纲目》)。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全草或根。拣去杂质, 清水洗净, 润透, 切段或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炭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甘,凉。入肝、脾经。功能凉血止血, 祛瘀消肿。主治: ❶血热妄行引起的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 与生地黄、蒲黄、侧柏、牡丹皮等配伍。 大蓟Japanese thistle中国夏秋季优良的杂草蜜源植物。学名Cirsium japonicum DC.。别名刺蓟菜。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50~100厘米。基生叶有柄,叶片矩圆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中部叶无柄,叶片具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单个生于茎或枝顶端,花紫红色。蜜腺位于花冠内子房基部。瘦果长椭圆形。(见图) 大蓟 大蓟分布于中国山东、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区,日本、朝鲜亦有分布。适应性强,喜阳光,耐干旱,常生在山坡、草地、农田、地边、路旁、荒地等处。7~8月开花,花期30多天。具有较丰富的花蜜和花粉,蜜蜂能频繁采集。分布集中地区,一群蜂可产蜜10~20千克。蜜呈浅琥珀色,结晶后为白色,具有香味,质量较好。大部分地区分布零散,只能供蜂群繁殖。 蓟属植物中国有50多种,广布全国各地,多数种类都是蜜蜂能采集的优良蜜源植物。 大蓟药名。出 《本草经集注》。又名马蓟、虎蓟、野红花、牛刺艻菜、鸡姆刺、大刺儿菜。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 的全草或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甘、微苦,凉。入肝、肾经。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大蓟见“小蓟”。 大蓟Japanese thistle系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全草。内含挥发油及生物碱等。本品有凉血、破血、止血等作用。临床用于各种出血,如咯血、呕血、衄血、子宫出血、尿血等。用量3~15g煎服。用时常与其他药配伍用。 大蓟dà jì《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大蓟(19)。药名。 大蓟dàjì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别名马蓟、虎蓟、野红花。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 的全草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甘, 凉。入肝、肾经。凉血止血, 散瘀消痈。治衄血、吐血、咯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肾炎、高血压。煎服: 9 ~15 克, 鲜品30 ~ 60 克。外敷痈肿疮毒, 外伤出血。全草含生物碱、挥发油。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酯、β - 谷甾醇等。鲜叶含柳穿鱼苷、柳穿鱼素等黄酮类成分。水或醇浸剂对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 炒炭后能缩短出血时间。 大蓟 大蓟 大蓟大蓟,又名虎蓟、大红花、野刺菜、猪妈菜。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DC。的全草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 小蓟 白茅根 ☛ 大蓟 大蓟大蓟,维吾尔药物名依射克 提坎、充伙哈,别名树卡依、切尔且。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DC.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 小茴香根皮 青香茅 ☛ 大蓟thistle (herb or roo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