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肠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肠病

病证名。六腑病候之一。大肠为传导之官,与脾胃同候。大肠与肺相为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大肠客寒积热、宿滞瘀积,或气虚津枯所致。临床表现多见大便异常,并可兼见肺脾症状。《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 《太平圣惠方》卷六:“寒则肠鸣泄利,食不消化,皮肤干燥。”“热则肠结胀满,善气喘咳,身面热,喉中噎。……大肠有宿滞,则发热寒栗如疟之状,秘涩不通。”《本草经疏》:“大肠实四证,便硬闭,肠风下血,属大肠湿热;脏毒,属血热;肠痈,属大肠实火。”“大肠虚四证,虚热便闭不通,属血虚津液不足;虚寒滑泄不禁,属气虚;肠鸣,属气虚,脱肛,属气虚兼有湿热。”治宜通导腑气、化滞消积、补气固涩等法。

大肠病dàchánɡbìnɡ

手阳明大肠经之简称。详该条。

大肠病

大肠病

本病系由三根失调引起,以腹胀、脐部左右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大肠为消化系统之重要腑器之一,据于赫依之位置,也是病变赫依窜行之道。因此,大肠病患,多由赫依引起。亦有胃巴达干之邪,或小肠希拉之邪下注于大肠而为病者。本病起因主要由于赫依偏盛,客于大肠,并与巴达干、希拉相搏,导致下清赫依功能紊乱所致。凡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如过用生冷饮食,过于油腻、锐性之品,或下肢受寒过甚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根据本病之病情变化,可分为热症与赫依盛症两种。
热症表现为腹胀肠鸣,脐部两侧刺痛,口渴引饮,大便秘结,脉象细而紧,尿黄等症状。治宜以清热凉肠为则。药物宜以止泻子十五味散、木通四味汤为主剂,或可投腑热普清红花七味散加紫砂服用。外治可取踝脉微量放血。
赫依盛型表现为腹胀肠鸣,矢气不行,脐部两侧疼痛,泄泻未消化之物或灰白色粘液状便,或大便燥结,脉象缓而芤,尿清澈。治宜以抑赫依益大肠为原则。药物宜以十三味大肠顺气散或清气散为主剂,或可投六味安消散用黄油红糖水送服。病势较重者可投五凤丸,疗效甚佳。外治可取大肠弯曲部及小肠上部穴位施以艾灸、火针或热敷疗法。饮食以易消化者为宜。

☚ 胆热症   大肠胀症 ☛

大肠病dà cháng bìng

large intestinaldiseas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