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昌馆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昌馆课

一称《高昌馆来文》。4册,明四夷馆编译。收载哈密、吐鲁番一带和“地面”与明中央政府往来的奏折文书。对于研究明与新疆各地关系以及维吾尔族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昌馆课

亦称《高昌馆来文》。明*高昌馆汇编的汉文*回鹘文对照的公文集。约成文于成化至嘉靖(1465—1566)年间。共收文书八十九件。内容多为当时新疆各地,包括哈密、高昌、土鲁番、亦力把力(伊犁)等二十多个地方政权向明廷进贡、求赏的奏文,具体体现了各地方政权的朝贡活动和与中央政权的臣属关系,以及在政治上、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以回鹘文书写的原文大部都用汉文逐字直译成文,相互对照,查阅便利, 但未能正确反映当时维吾尔人的口语和回鹘文文法方面的特点。在研究回鹘文的词汇、使用情况以及民族关系史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高昌馆课

高昌馆课

亦称高昌馆来文。明朝四夷馆下属之高昌馆汇编的汉文回鹘文对照的公文集。约成于成化至嘉靖(1465—1566)年间。收录哈密、土鲁番、火州、柳城、阿速等地面使者向明朝政府送呈的文书86件,明朝皇帝回复敕文一件,有关边防的文书2件,共89件。每篇均有汉文和高昌文字(回鹘文)两种文本。内容多为各地面向明廷进贡、求赏的奏文。因用汉字逐字直译,相互对照的方法,所以未能正确反映当时维吾尔人的口语和回鹘文文法方面的特点。但仍不失为研究回鹘文的重要文献。198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胡振华、黄润华整理的《高昌馆课》。

☚ 河西译语   高昌馆译语 ☛
高昌馆课

高昌馆课

明朝承袭元朝的习俗,把畏兀儿人看成是高昌国人,所以,把回鹘文说成是高昌文字。明朝初期,河西走廊、青海北部、天山南北都通行回鹘文,常有贡使和卫所章奏往来,政府在鸿胪寺下特设“高昌馆”这一机构,专管培养回鹘文翻译人才和充当通事(翻译)。《高昌馆课》为高昌馆官吏所编辑的回鹘文与汉文对照的公文集,共收文书89件,大约成书于成化至嘉靖年间(公元1465—1566年),原是作为范本供高昌馆学生学习,供刚做通事的吏员参考的。由于其中收录了今甘肃、青海、新疆东部的明朝卫所——曲先卫、阿端卫、安定卫、哈密卫等撒里畏兀儿和畏兀儿首领的公文、吐鲁番以西,直至哈烈的各国和各地面的进贡表章,不但对研究回鹘语和回鹘文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是研究中国西北民族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 高昌馆杂字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 ☛

高昌馆课

见“高昌馆来文”(1919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