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理 大理官名。参见“廷尉”。 ☚ 廷尉 司直 ☛ 大理(明)文祖尧
【题解】 大理称榆城,又名紫城,地处云南省西部。汉时属益州郡叶榆县,唐时南诏政权建都于此,称太和城,其后徙都羊苴咩城(今大理旧城),五代段氏建大理国,亦设都于此,元明清为大理路、府治所。大理以自然风光闻名,境内巍峨的苍山和绮丽的洱海交相辉映,加之众多的名胜古迹,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客。此诗写大理的历史传闻和风光特色。 【作者】 文祖尧,字心传,号介石。明末天启时云南贡生,有《明阳山房诗稿》。 【注释】 ①西洱:西洱河。洱海的别名。②百蛮:泛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洗甲:卸甲。谓放下武器。③双鹤:大理有神鹤拓邦的传说。斯地:此地。④五云:五色云彩,古人以为祥瑞。⑤龙关:指龙尾关,在大理下关,是滇西险要关隘。玉帛:玉器和束棉,古代诸侯会盟时用,引申为交好的意思。⑥佛土:大理自南诏以来佛教盛行。苍洱之间,寺庵林立,无山不寺,故称佛土。幡幢:即幢幡,指旌旗,亦指佛、道教所用仪仗、旗帜,多置于佛寺或道场前,从头安宝珠的高大幢竿下垂。“幢”指竿柱,幡指所垂长帛。⑦点苍:点苍山,在大理市城西。⑧樵径:山间小路。(bo):云南古族名。 大理掌刑法之官。秦为廷尉,汉景帝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卿,隋唐以后沿之。《韩非子·外储说》:“夷吾不如弦商,请立以为大理。”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礼记·月令》注:‘理,治狱官也。有虞氏曰士,夏曰大理,周曰大司寇。’”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一) > 大理 大理 dàlǐ 星宿名。共二星。屬紫微垣。《星經》卷上:“大理二星,在宫門内,主刑獄事也。”《晉書·天文志上》:“宫門左星内二星曰大理,主平刑斷獄也。”《宋史·天文志二》:“大理二星,在宫門左,一云在尚書前,主平刑斷獄。”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一) > 大理 大理 dàlǐ 文昌六星之第六星。詳本類“文昌”。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象占部 > 星曜 > 大理 大理 dàlǐ 星名。位於宫門左内。象占中以爲視其主刑獄事。《晉書·天文志》:“宫門左星内二星曰大理,主平刑斷獄也。”《通占大象曆星經》:“大理二星,在宫門内,主刑獄事也。” 大理【同义】总目录 大理大棘 大理 249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滇中高原点苍山与洱海之间。前105年汉武帝首次设益州郡,大理属叶榆县。738年,南诏的政治中心在大理附近的太和城,一直到1254年大理国灭亡,这里一直是政治中心。元代灭大理,设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于大理城,明代改大理府,清沿明制。大理景色迷人,苍山竞秀,洱海湛碧,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和蝴蝶泉为名胜。大理茶花和大理石闻名于世。 ☚ 昆明 拉萨 ☛ 大理 大理官名。掌狱讼刑辟。《吕氏春秋·勿躬》: “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若弦章,请置以为大理。”《汉书·百官公卿表》: “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千石。景帝六年 (公元前151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 (公元前137年),复为廷尉。宣帝地节三年 (公元前67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哀帝元寿二年 (公元前1年),复为大理。王莽改曰作士。” ☚ 大阍 大尹 ☛ 大理 大理古时名城。今为云南省大理市。汉置叶榆县,晋永嘉五年(311年)置东河阳郡,唐时为南诏大蒙国都,宋时为大理国都,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大理路,明改为大理府,清因之。旧有城,明洪武十五年 (1382年)重筑,周十二里,高二丈四尺,设四座城门,东曰通海(清改永清)门、南曰承恩门、西曰苍山(清改永镇)门、北曰安远门。有太和县附郭。今存苍山、洱海、蝴蝶泉、感通寺、崇圣寺三塔、蛇骨塔、南诏德化碑、太和城遗址、弘圣寺塔及三月街等名胜古迹。 大理城 ☚ 楚雄 永昌 ☛ 大理 大理Dali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滇西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点苍山东南麓,洱海西,南部大理平原上,滇缅公路和滇藏公路交会点。全市由原来的大理县和下关市合并而成,共辖10个乡、2个办事处、5个镇。土地总面积1 4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8平方公里。1988年市区人口12.47万人,由24个民族组成,其中白族占65.3%,汉族占29%,其它民族有回、彝、傈僳、纳西、苗、藏、傣、佤、怒等。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早在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元封二年,这里就设置了叶榆县,属益州郡、永昌郡。唐代的南诏国(738—902年),宋代的大理国(937—1253年),均建都于此。元属大理路、鹤庆路,明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清属大理府、丽江府、蒙化厅。1956年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1949年以前,大理是一个破败不堪的旧集镇,下关地区仅有一家小电厂和一家火柴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理相继兴建了轻工、纺织、食品、电力、化工、造纸、建材、机械等门类较多的工业企业。1988年全市工业企业已有248家,工业总产值达到46 680万元。现在它可以生产包括手扶拖拉机、播种机、化肥、棉布、棉毯、机制纸张、皮革制品、沱茶、盐酸黄连素、大理石制品、针织品、胶合板、云木家具、药材等上千种产品,其中不少为优质出口产品。手工艺品有大理草编、扎染布、剑川木雕、下关羽毛画等。大理境内有巍巍苍山、浩瀚洱海,素以“水绕青山山绕城”,“山色四时环翠屏”的旖旎风光著称。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和民族风情,使它成为我国西南富有独特吸引力的风景游览胜地。主要名胜古迹有太和城遗址、苍山、洱海、洱海公园、凤雨瀑布、鸟吊山、蝴蝶泉、大理三塔、鸡足山、天生桥、剑湖、剑川石窟等。 ☚ 昆明 个旧 ☛ 大理❶官名。夏朝中央司法官称“大理”。商代,西周称“司寇”。春秋时各诸侯的司法官,亦有称大理的,如晋文公使李离为大理(《韩诗外传》)。秦朝中央置廷尉为最高司法官。汉承秦制,仍称廷尉,景帝时曾改廷尉为大理,但不久又恢复原称。三国两晋南北朝各封建政权的中央审判机关有称廷尉,有称大理或大司寇的。如吴国称大理,北周称秋官大司寇。北齐始建大理寺,以卿、少卿为其长官。隋唐以后均沿北齐之制。 大理 大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滇西中部,洱海西岸。汉置县,元设太和县,明、清为大理府治,1913年改大理县。滇西主要农业地区之一。有大理石等土特产。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风景区由苍山洱海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和鸡足山风景区三大片组成,气势磅礴,雄奇秀美,有 “东方瑞士” 之美称。苍山有19峰、18溪和著名的蝴蝶泉、荡山感通寺;洱海景色绝殊,湖内缀三岛、四洲、九曲。鸡足山为中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有36寺72庵。石宝山以唐宋时期石窟为主,辅以怪石嶙峋,林木葱郁,山花遍野。还有大理三塔、南绍太和城遗址、南绍德化碑等历史古迹。另有三月街、火把节等传统民族风俗。 ☚ 喀什 昆明 ☛ 大理 大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滇西中部,洱海西岸。汉置县,元设太和县,明、清为大理府治,1913年改大理县。滇西主要农业地区之一,有大理石等土特产,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风景区由苍山洱海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和鸡足山风景区三大片组成,气势磅礴,雄奇秀美,有 “东方瑞士”之美称。苍山有19峰、18溪和著名的蝴蝶泉、荡山感通寺;洱海景色绝殊,湖内缀三岛、四洲、九曲。鸡足山为中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有36寺72庵。石宝山以唐宋时期石窟为主,辅以怪石嶙峋,林木葱郁,山花遍野。还有大理三塔、南绍太和城遗址、南绍德化碑等历史古迹。另有三月街,火把节等传统民族风俗。 ☚ 喀什 昆明 ☛ 大理dà lǐ官名。大理又名廷尉、作士,掌刑法审判。《礼记·月令》:"命理瞻伤、察创、视折。"注:"理,治狱官也,有虞氏曰士,夏曰大理,周曰大司寇。"《史记·五帝本纪》:"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正义》:"皋陶作士,正平天下罪恶也。"秦朝改大理为廷尉。汉承秦制,仍名廷尉,官俸千石。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名廷尉,哀帝元寿二年又更名大理。王莽又改名作士。属官有正、左右监、左右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书·王莽传》)。到东汉,仍名廷尉,官俸二千石,"掌平狱,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属官有正、左监、左平等员吏一百四十人。(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国魏、吴建国初称大理。晋朝廷称廷尉,王国称大理。北齐称大理卿或大理寺卿。隋置大理寺卿、少卿。自隋至清,除元朝外,都沿此制。清末和民国称大理院,专掌审判,后改称最高法院。 大理官名。据说始置于夏代,主刑狱诉讼。春秋时期晋、齐等国亦置。西汉景帝中六年(前144)改廷尉置,职掌同廷尉,为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武帝建元四年 (前137) 复旧。哀帝元寿二年 (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称作士。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曹魏、孙吴建国初期皆称大理,后又改称廷尉。北齐复改廷尉置,为大理寺长官,称大理卿。 大理❶官名。职掌司法。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更廷尉名为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复称廷尉。北齐后改称大理寺卿,历代沿称。 大理官名。汉景帝中六年(公元前144年)改廷尉为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复为廷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