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增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增秩增加官吏品级的一种制度。秩,最早是指官员的品位,首见《左传·昭公六年》:“教之防利,委之常秩。”注:“常秩,官司之常职。”汉代始定品秩,从万石到百石分十六阶。南北朝始用九品,隋代正式定“制禄之法”明确规定了品、禄、秩三者的关系。《隋书·百官志中》载:“官一品,每岁禄八百匹,二百匹为一秩”;而“九品,二十八匹,七匹为一秩”。秩随品、禄的高低依次调整,遂形成为一种品级之间的“禄差”,近似现代的“级差”。为奖掖功绩卓著的官员,特规定了增秩,相对的又有降秩。据《隋书·百官志中》载:“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钱。事繁者优一秩,平者守本秩,闲者降一秩。”后来又运用于考核官员,秩改称为“等”。 增秩即升级,为官吏升赏方式之一。汉代对于有治绩的官员,有时并不立即升迁, 而是以增秩的方式使之仍留原任,如《汉书·宣帝纪》记“颍川太守(秩二千石)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