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堂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各种台阶 各种台阶门前的台阶:门台 门阶 ☚ 台阶 帝王宫殿前的台阶 ☛ 堂除táng chú堂下的台阶。潘岳《怀旧赋》:“陈荄被于~~,旧圃化而为薪。” 堂除又称“堂选”、“堂差”。宋制,京官、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其有特殊勋劳者,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称“堂除”。政事堂置有堂除簿,登记已堂除官员的出身、年龄、历任、资序、有无过犯、是否宰执有亲属等项。堂除获差较候选于吏部为速,热中者视为捷径。荫补初出官者按规定应参加铨试,然亦有堂除免试者。 堂除宋代官员任用方式之一。亦称堂选、堂差。宋制,京官、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其中有特殊勋劳者,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称为堂除。凡由政事堂除授的官员,其出身、年龄、历任资序、有无过犯及是否宰执有服亲属等事项均登记于堂除簿中。堂除官员其获得差遣较由吏部拟注者为速。若选人自愿由堂除改为由吏部注拟,可在同等名次中优先拟注差遣。 堂除北宋前期,径由中书门下(政事堂)除授而非经审官院等铨司除授者,元丰改官制后径由三省(都堂)而非经由吏部选除授者,统称堂除。堂除优于铨司铨选,以待不次之举。武臣之由枢密院专差员阙,几近于堂差。《宋会要·职官》8之33:“国家取人之路,固非一端,而大要不过有二:曰堂除,所以为不次之举;曰铨选,所以待平进之士。”《长编》卷175丁卯朔:“诏审官院:凡京朝官已授差遣及半年未赴者,毋得以堂除人冲改之。”《长编》卷413元祐三年八月辛丑:“宫教之职,旧系吏部依法选差,近方收为堂除。”《朝野类要》卷3《堂除》:“都堂奏差者也。武臣即经密院专差员阙,则曰枢密院札子,或枢密院奏云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