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基本建设物资流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基本建设物资流通 基本建设物资流通基本建设用的生产资料,通过各种方式由生产企业转到施工企业的全部过程,包括交换关系和实物流通过程。它以一个生产过程的结束为起点,又以另一个建设过程为终点,是联结生产过程和建设过程、生产部门和建设部门、生产企业和施工企业的纽带。生产资料的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生产决定流通,社会生产力愈发达,建设规模愈大,生产专业化程度愈高,进入流通领域的生产资料数量就愈多,物资流通规模也就愈大。但流通对生产又有反作用,如果基本建设物资流通组织得好,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环节、最省的费用将数量足、质量好、品种规格对路的生产资料适时地供给施工企业用,就能为后者完成建设任务提供必需的物质保证; 反之,就会拖延工期,延缓建设进度。我国基本建设物资流通主要有三条渠道: (1) 国家计划调拨的渠道,即计划分配物资。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包括燃料、主要原材料、重要设备等,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计划供应。一般来说,这类物资的分配,随投资走,随项目走,以建设单位为使用单位。(2) 物资企业经销渠道。这类物资也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物资,包括部分机电产品、部分原材料和部分化工、建材产品等。这类物资的特点是: 通用性强,使用面广量大,品种规格多。因此,除了用于配套和中间产品等大宗需要外,一般由物资经销企业统一订货,中转供应。按照规定,计划分配的物资有的也由物资企业直接供给施工企业。(3) 生产企业自销渠道。基本建设物资流通与其他物资流通有所不同。工业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和物资的消耗者可直接向有关部门申请分配,以物资买方的地位直接参与流通。而基本建设物资的分配,我国一般是由建设单位向有关部门申请或向市场采购。作为基本建设产品直接生产者的施工企业则单纯处于“来料加工”地位,不能以买方的身份直接参与物资流通。这样,施工企业不能集中使用物资,余缺不能调剂,物资供应与施工脱节,影响按程序施工,也增加了流通环节和流通费用。今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要将基本建设物资的消耗者,推向物资买方地位,直接参与流通。 ☚ 基本建设物资储备 设备成套工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