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城市土地区位利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城市土地区位利用 城市土地区位利用urban location and land use城市土地区位利用的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以及城镇体系最优化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 1983~1969)首先提出,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该理论认为,从中心地对周围地区担负中心服务的范围来看,距离最近、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地区的中心。为了避免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重叠交叉,应将中心地圆周区体系转变为六边形体系。各地都分布着疏密不同的城镇,如按城镇大小进行分类,则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城镇等级越高,数量愈小。城镇等级体系受以下三个原则的制约: ☚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土地规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