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雷 地雷短篇小说。柳青著。发表于1942年《文艺阵地》6卷4期。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区为背景,写一个有浓厚守旧思想的老农李树元在现实的教育下思想转变的过程。李树元的两个儿子金宝、银宝参加了自卫队的训练,但他很看不起自卫队。当两个儿子和自卫队其他人一起给八路军运地雷上前线时,他着了慌,敬神烧香,祈祷儿子平安回来。八路军打胜仗消息传来,他幻想儿子能弄点东西回来。但事与愿违,银宝立了功,还参加了八路军。这使他很恼火。在去村公所的路上,在村公所里,人们对李树元十分尊敬、热情,使他的想法起了变化。小说通过主人公这一转变,反映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农民新思想的形成。 ☚ 风声鹤唳 山洪 ☛ 地雷 地雷短篇小说集。柳青著。1947年2月大连光华书店初版。收《地雷》、《一天的伙伴》等短篇小说8篇。 ☚ 孤岛时代 为奴隶的母亲 ☛ ![]() ![]() 地雷dìléi一种爆炸性武器,多埋入地下 地雷dì léi一种埋入地下的爆炸性武器。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佳兵第十五·火器》:“地雷埋伏土中,竹管通引,冲土起击,其身从其炸裂。”1852年魏源《海国图志》卷一:“官兵大炮、火箭、地雷百道攻之,终不可拔。”1873年张德彝《随使法国记》:“各处埋伏地雷火炮。”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炸雷 > 地雷 地雷 dìléi 佈設於地下或地面之爆炸火器。由雷殼、裝藥與引爆裝置構成。按雷殼質地區分,有石、鐵、瓷、泥等;其引爆法有燃發、拉發、觸發、機發等;其佈法,除單發雷外,常有用一根藥綫控制之群發雷,另有以母雷引爆若干子雷之“子母雷”。創始於明初,由宋代鐵火炮發展而來。據《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載,建文二年,白溝河之戰曾“藏火器地中,人馬遇之,輒爛”。之後,其製漸多,其用益廣。據《火龍經》、《武備志》等書載,明軍實用地雷有十多種。其發火方式亦不斷改進,除以信香與藏伏火種發火外,又創造出鋼輪火石摩擦發火之“鋼輪發火裝置”。明軍曾廣泛應用地雷陣,擊殺敵軍。曾銑守三邊,廣設地雷,軍聲大震。戚繼光鎮薊州,製自犯鋼輪火,於沿邊臺城之下,多擺地雷陣,使邊防安然。至清代,軍中仍大量製造地雷,以適應戰爭需要。明·胡宗憲《籌海圖編·兵器》:“地雷式:以生鐵鑄成,實藥斗許,檀木砧砧至底,砧内空心裝藥綫一條。擇寇必由之地,掘地作坑,連連數十,埋地雷於坑中,内用小竹筒通藥綫,土掩如舊,機關藏火。賊不知而踏動,則地雷從下震起,火焰衝天,鐵塊如飛蝗,着人即死。”明·瞿汝說《兵略纂聞》:“曾銑在邊,又製地雷。穴地丈許,櫃藥於中,以石滿覆,更覆以沙,令與地平。伏火於下,可以經月。繫其發機於地面。過者蹴機,則火墜藥發,石飛墜殺人,敵驚以爲神。”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佳兵》:“地雷:埋伏土中,竹管通引,衝上起擊,其身從其炸裂。”參閲明·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清·李漁《比目魚·寇發》。 各种兵器 各种兵器五兵 五刃 刀枪剑戟 枪刀剑戟 ☚ 武器 各种状况的武器 ☛ 地雷mine按照1980年《联合国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会议最后文件》附录三《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水雷)、饵雷和其他装置的议定书》第2条的规定,指任何置于地面或其他表面上、下或其附近地点,在人员或车辆出现、接近或接触时引爆的弹药。地雷是一种具有大面积杀伤力的作战武器,按照《议定书》的规定,对地雷使用的限制主要有下列方面:(1)禁止在一切情况下,不论是攻击、防卫或报复,对平民居民或个别居民使用地雷;(2)禁止不分皂白地使用地雷;(3)禁止对地面部队未在进行交战或未有迹象显示即将交战的任何都市、乡镇或其他类似的平民集聚地区使用地雷,除非此类地雷是装置于敌方或敌方控制的军事目标上或目标的紧邻区域内,或已采取使平民不受其影响的保护措施,例如,张贴警告标志、派设哨兵、发出警告或树立栏栅;(4)禁止使用遥布地雷,除非这种地雷只使用于自身为军事目标或包含军事目标的区域内,并除非敷设者可对这种地雷的位置作出准确记录或此类地雷装有有效的毁雷器械。《议定书》还规定,当事各方在布放或投放可能影响平民居民的遥布地雷时,除非情况不许可,应预先提出有效警告。缔约国有记录和公布雷区、地雷的位置的义务。记录应包括:(1)各方预先计划的所有布雷区的位置;(2)布放或安置的所有其他布雷区、地雷的位置。在积极的敌对行动停止后,冲突各方应立即采取一切必要和适当的措施,包括使用其记录,保护平民不受布雷区、地雷的影响;在已无当事各方部队存在于敌方领土上时,向敌对各方和联合国秘书长提供它们拥有的一切有关敌方领土内布雷区、地雷的情报;在各方部队完全撤出敌方领土后,即向敌方和联合国秘书长提供它们所拥有的一切有关该敌对一方领土内布雷区、地雷位置的情报;并在可能时,通过双方协定,特别是决定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规定发布有关布雷区、地雷位置的情报。 地雷药名。见《湖南药物志》。为雪里开之别名,详该条。 地雷设置在地下或地面的爆炸性武器,用于杀伤有生力量和炸毁军事技术装备,破坏道路和各种建筑物,使敌军前进和机动困难。由装药、引信、外壳组成。按用途分为防坦克地雷、防步兵地雷和特种地雷;按发火方式分为压发、触发、松发、电发和定时地雷;按照设置方法可分为可取的和不可取的,能使其失效和不能使其失效的各种地雷。 地雷设置在地面或地面下的爆炸性武器。是障碍物的主要类型之一。用以毁伤敌军事技术装备和有生力量,破坏道路和各种建筑物,阻滞敌人行动。主要由炸药、引信(引信目标传感器)和雷壳(以金属、木材或塑料制成)组成。有的地雷没有雷壳。地雷通常利用目标的辗压触碰作用或利用目标产生的物理场(磁、声、震动和红外线等)启动引信,也有的用有线电、无线电或绳索等操纵起爆。按起爆方式可分为非操纵地雷和操纵地雷。前者在人员、坦克、汽车等对引信(引信目标传感器)作用下起爆,或到预定时间爆炸;后者则按无线电(有线电)指令进入战斗状态或起爆。按发火时间,可分为瞬发地雷和延期地雷。前者在目标作用下立即爆炸,后者到预定的时间自动起爆或进入战斗状态。按引信结构,可分为触发地雷和非触发地雷。前者在人员、坦克等对引信(引信目标传感器)直接接触作用下爆炸;后者在目标物理场(磁场、声场、振动场)作用下爆炸。按照用途,可分为防坦克地雷、防步兵地雷、防运输车辆地雷、建筑物爆破地雷和特种地雷以及防登陆水雷、江河水雷等。特种地雷包括化学雷、信号雷、照明雷、原子地雷等。按制作方式的不同,分为制式地雷和应用地雷。 地雷 地雷dileiland mine设置在地下或地面、能杀伤有生力量和毁伤武器装备的爆炸物。 ☚ 深水炸弹 鱼雷 ☛ 地雷ground(/land) mine;min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