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军犯误伤典史案
本案发生于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云南省。一罪犯王和尚在发配期间,又盗窃房主李裕的钱财,被该典史王廷珍抓获,并获缴脏银。王廷珍命令差役责打,该犯因酒醉抢夺木棍,反将差役打伤。该典史离座上前吆喝,以致木棍误伤该典史左手腕,伤势较重。案件发生后,该省以例内并没有罪犯误伤本官如何判罪的专条,请示该抚批复。该抚详核案情认为,该犯王和尚所为与“不服拘拿不遵审断”没有区别,不能仅仅依照“部民殴本属佐贰官递减知县一等律”判该犯徒罪。但因该犯是醉后打伤差役,并误伤典史,这又与意逞凶杀害本官者不同。因此,也不能依照“部民逞凶杀害本官伤者,照光棍例科以斩决”。酌情论罪,该犯不遵从审断服刑,误伤本官,这与例载魏以前儿的案情相同,可以免死罪。但该犯是充军犯在发配期间,再次行窃,不服责打、大闹公堂、打伤差役,以致误伤本官,又比例载之案仅仅是随众附和情节严重。如仿照例载之案,援引“部民殴本属知县折伤例”,在绞监候上,从重改为绞立决,还算平允。因此,该抚商议将该犯从重改判为绞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