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圣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聖訓
聖訓  shèngxùn

阿拉伯文Hadith的意譯。原意爲“傳聞”、“傳述”。俗稱“遜奈”。後專指對穆罕默德言行的傳述,即穆罕默德言行録。穆罕默德在創立伊斯蘭教過程中,除安拉“啟示”(由後人匯編爲《古蘭經》)外,還口述過一些非“啟示”性言論,連同他的舉止和活動,由其弟子加以傳述。這些經歷代口頭傳述的言行,構成了“聖訓”的基本内容。它是僅次於《古蘭經》的伊斯蘭教經典,是《古蘭經》的說明和補充。在我國,“聖訓”亦稱作“聖訓經”、“至聖寳訓”、“至聖寳諭”、“聖諭”等。參閲清·馬聯元《至聖寳諭》、清·劉智《天方典禮》。

“圣训”

阿拉伯文hadith和Sunna,前者意为“言语”、“故事”和“消息”,即通过口述或启示的方式向人们传述的言语、信息等;后者原意为“方向”、“道路”和“行动”,转指“先例”、“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两者合起来称为“圣训”,专指穆罕默德的言论、行为和生活习惯。是伊斯兰的重要渊源,地位仅次于《古兰经》,在伊斯兰法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许多“圣训”不过是戴上“先知言行和习惯”桂冠的地方习惯或习惯法。是对《古兰经》的重要补充,后经学者整理审核,汇编成集,在逊尼派内,影响较大的是“六大圣训集”,在什叶派内具有权威性的则是称作“四圣书”的四部“圣训汇编”。

圣训

伊斯兰教的经典。原意为 “传闻”、“传述”,后专指对逊奈 (sunnah)的传述,即对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认的行为的传述。穆罕默德死后,发布安拉启示的活动随之停止,此后,凡在《古兰经》中没有规定的问题,就从《圣训》中寻找答案和根据。主要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的记事,伊斯兰教的信仰和基本教义的阐述等。它是《古兰经》的解释和补充,是穆斯林的生活和行为准则,也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

圣训

伊斯兰教经典。在中国伊斯兰教界也被称作“圣训经”、“至圣宝训”、“至圣宝谕”、“圣谕”等。指穆罕默德阐释古兰经和实践伊斯兰教教理的言行录,其中包括他所默认的门徒的重要言行,也被称作“穆罕默德言行录”。穆罕默德在创立及传播伊斯兰教过程中,除其“安拉启示”被编为《古兰经》外,还口述一些非“启示”性言论,连同他的种种举止和活动,由其弟子加以传述。这些经过代代口传的言行,构成了“圣训”的基本内容。圣训搜集辑录工作始于八世纪初,目前逊尼派有最著名的六大圣训集,即《布哈里圣训实录》、《穆斯林圣训实录》、《艾卜·达乌德圣训集》、《提尔米济圣训集》、《奈萨仪圣训集》、《伊本·马哲圣训集》。伊斯兰教圣训学家将圣训内容归纳为三类,即言行圣训,为穆罕默德有关宗教、社会等问题的论述;行为圣训,为穆罕默德行为和习惯的记述;默认圣训,为穆罕默德默认的圣门弟子行为或习惯。圣训被认为是仅次于《古兰经》地位的权威经典,是伊斯兰教教义、创制教法和行为规范的准则,对穆斯林的思想、感情、言行及生活方式等具有重大影响。

圣训

阿拉伯文“哈底斯”或“逊奈”的通译,前者原意为“言语”,后者意为“行为”、“道路”,后专指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言行传述集录。为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教经典。穆罕默德生前,除以安拉名义“降示”的言论被编为《古兰经》外,还口述一些非“降示”性言论,连同他的举止活动,由其门弟子或再传弟子世代相传述。从八世纪下半叶起,随着伊斯兰教发展的需要及出现蓄意捏造“圣训”等因,一些圣训学家开始集录、编纂,到九世纪时各家整理的“圣训”文献和汇编已是卷帙浩繁,其中逊尼派信奉并广为流传的有布哈里、穆斯林、伊本·马哲、阿布·达伍德、奈萨易、提尔米基等人编的“圣训集”,合称“六大圣训”;十叶派仅承认本派所编以阿里及其后裔的传述“圣训”,不承认“六大圣训”。“圣训”在中国被称为“圣训经”、“至圣宝谕”、“圣谕”、“至圣宝训”等,自清末以来先后有马联元、李虞宸、马玉龙、周沛华、庞士谦、马宏毅、宝文安等节译本。

圣训

即“哈底斯”。

圣训

圣训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阐述古兰经文和实践伊斯兰教的言行录,为阿拉伯文Hadith的意译,原意为“传闻”、“传述”。后专指对穆罕默德言行的传述——穆罕默德言行录。穆罕默德逝世后若干年,为了创制教法的需要,有人将其门弟子甚至再传弟子的言行也列为圣训,阿拉伯语称哈迪斯(言论)、逊奈(行为,常道),亦称赫白尔(消息、传闻)和艾塞尔(遗训、遗教)。中国穆斯林学者译为圣训、圣谕。它是穆罕默德在宣布“安拉的启示”外,随时随地就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制、律例和有关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所发表的意见和主张,也包括他的伦理和道德风范。反映了他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多神崇拜、政治混乱、下层人民遭受压迫等现象的不满,以及缔造一个人人皆兄弟的平等、统一的穆斯林社会的强烈愿望。其内容被分为宗教义务、社会义务、道德修养、以及教育与求学等部类,每条圣训都由传述系统或传述渠道与正文两部分组成,风格各异。穆罕默德在世时其言行没有正式的统一记录,只凭人们口头相传,背诵记忆。圣训的辑录工作最早始于8世纪初,历经辑录编订而形成逊尼派的六大圣训集和什叶派的四大圣训集及《辞章典范》等,被认为具有经典的品级,极受尊重。辑录定本的圣训集被认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权威,是伊斯兰教除《古兰经》外立法、执法的第二位依据和源泉。千百年来对穆斯林的思想、感情、言行及其生活方式有很大影响。研究这种圣训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被称为圣训学。

☚ 圣纪   阿訇 ☛
圣训

圣训

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录。阿拉伯文称“哈底斯”或“逊奈”,前者意为“言语”,后者为“行为”。其内容包括穆罕默德的言论、行为和他所默认的门弟子的重要言行。将其门弟子的言行,甚至再传弟子的言行也列为圣训。辑录定本的圣训集,被认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权威经典,为立法、执法的第二位依据和源泉。完整的圣训包括两部分内容: 传述的线索和本文。逊尼派有六大圣训集,即布哈里 (810-870)、穆斯林 (817或821--875)、提尔米基(?-883至893之间)、阿布·达伍德 (817-888)、奈萨仪(?-915) 和伊本·马哲(824-886) 汇集的圣训集。被什叶派公认为权威的有“四圣书”,即库莱尼(?-939或940) 汇集的《宗教学大全》、小伊本·巴布亚(?-991) 的《法学自通》、穆罕默德·本·哈桑·图西(?-1022) 的《圣训辨异》和《读令修正篇》。在中国,“圣训”被称作“圣训经”、“至圣宝训”、“圣谕”等,1981年翻译出版了《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

☚ 立正佼成会   圣纪 ☛
圣训

圣训

伊斯兰教的重要经典。穆罕默德创传伊斯兰教的言行记录。“圣训”系阿拉伯语“哈底斯”的意译,原意为“言论”、“传闻”。又称“逊奈”,意为“行为”、“道路”。主要记述了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对伊斯兰教教义、教律的阐释,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意见和主张,以及他的行为举止,其中包括他所认可的门弟子的重要言行。穆罕默德生前,其言行举止没有文字记录,只靠其周围弟子和他的妻室心记口传。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创制教法的需要,开始对流传各地的圣训及传述世系进行搜集、整理,经过考证,分门别类地予以辑录定本。圣训的版本很多,据不完全统计,逊尼派的有1465种以上,其中最具权威性的为“六大圣训集”:《布哈里圣训实录》、《穆罕默德圣训实录》、《铁米津圣训实录》、《艾布·达吾德圣训实录》、《奈沙仪圣训实录》和《伊本·马哲圣训实录》。什叶派的圣训达6600余种,权威圣训四部称为“四圣书”:《宗教学大全》、《曼·拉·亚赫杜胡鲁·法基赫》、《圣训辩异》和《法令修正篇》。圣训对《古兰经》起着注释和补充的作用,二者共同构成伊斯兰教立法的主要依据,其地位仅次于《古兰经》。千百年来,当穆斯林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又在《古兰经》中找不到依据时,就求助于圣训。圣训对穆斯林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及其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影响。

☚ 古兰经   安拉 ☛

圣训聖訓shèng xùn

圣贤的教诲。《医学衷中参西录·卷六》:“千古诒留之圣训,岂可尽视为荒渺哉。”

圣训

圣训

阿拉伯文的意译,原意为“传闻”、“传述”。后专指对穆罕默德言行的传述,即“穆罕默德言行录”。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教经典。“圣训”与《古兰经》一样,都是对穆罕默德言论的记载,所不同的是,《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言论,而“圣训”是一些非“启示”的言论,同时包括穆罕默德的种种举止与行动,甚至包括经他许可或默认的他的一些弟子们的言行。这些材料最初是由其弟子们传述,并一代代地口头传述下来的。穆罕默德死后一百多年,开始有人做“圣训”的收集、辨别、编纂工作。9世纪初,此项工作初步完成,在中国,“圣训”或“穆罕默德言行录”还被称作“圣训经”、“至圣宝训”、“圣谕”、“圣训实录”等。

☚ 主教   圣传 ☛
000051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3:24